共性之上的个性

时间:2022-09-29 04:59:16

摘 要:中国两千余年自给自足的的农耕经济和皇权集中下的封建社会统治造成了书法的内向发展。从而奠定了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表达。

关键词:封闭;延续;共性基础;个性化

从人类结绳记事开始,到陶石刻符,再到文字化符号化的出现,最后演变发展成为成熟的正、草、隶、篆、行五大正体书法,经历了三千多年漫长的岁月过程,从五大书体的定型、成熟到现如今也已经有一千余年的时间,书法从纯实用到具有艺术自觉,始终伴随着文字的发展而演绎。但万变不离其宗,书法从没离开过文字而单独开展,各种外来文化也从没改变过书法的文字与实艺结合的属性。

一、书法封闭性的历史成因

(一)文字催生了书写的出现

中国的文字雏形,先人对汉字的大量创造,使得从象形初始,到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丰富的汉字资源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刻划和书写能力,大量文字信息的应用,更让文字应用者练就了相当成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虽然从不自觉开始,但丰富的汉字造型和人对美的本能和追求,以及情感的表露,使汉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

(二)毛笔促进了书写的丰富性

从刀契不刻到为毫束笔,工具的改变使汉字的书写具有了多种的可能性,相比于其他文明和其他文字所用工具的简单拙硬,圆锥形而又具有一定弹性的毛笔的应用,使汉字从单一走向了多样,从原始的中锋走向了中,侧,偏锋的交叉相互使用,对柔软的笔毫的熟练的控制,让汉字书写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三)中国的独特文化精神决定了书法的表现型

中国的文化虽然各种学说杂陈,但儒,释,道三家主流了中华民族近五千年的文化史,而儒,释,道三家有一个相通的基本属性,那就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两千余年自给自足的的农耕经济和皇权集中下的封建社会统治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向性。

中国现代哲学大师张岱年曾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这种哲学精神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内敛的文化品质。

(四)外来文化对书法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冲击,一次是在汉末时期,印度佛教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原生态文化系统,从音乐、舞蹈,到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是在清末明初,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也极大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

但这两次大的文化冲击对汉字和书法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几乎没有改变。只是在审美取向上略有影响。

中国的原生态文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外来文化的冲击最终都被同化,融入到了汉文化中。

综上所述,中国的书法的根底一直是原生态的内敛的,中国文化精神加上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使得汉字和书法一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螺旋式行进,在创新与复古间轮回。在艺与非艺间定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相对封闭的生长环境,也才有了近乎一脉的延续性。

二、书法延续性的表现

(一)文字的延续性

现如今能考证到的汉字雏形最早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商代的陶片刻符,一直到唐以后汉字字体的成熟定型,其间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但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而存在。从成熟的字体甲骨(陶文)开始,经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到楷书,一直到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文字 ,从没改变过汉字的本质。生生不息,绵延千年。近代虽然有过汉语的拉丁化、拼音化等等所谓改良,但实践证明都是行之不通的。即使是现在国家法律法规上的文字规范简体化,对于书法也是网开一面,允许书法的繁体字化。

(二)书写技法的延续性

对于书法,有一个通俗的别名,那就是毛笔字。汉字书写的主要载体就是毛笔。以兔,羊,鼬,鸡,鼠等多种毛为原料,制成尖,齐,圆,健的毛笔,利用书写者对笔及毫的纯熟掌控能力来完成书法所拥有的提、按、转、折等技法的丰富表现力。从刀契石刻所表现出来的原始中锋,到最具技法和情感表达的行草书写的疾中疾侧、疾侧疾偏。书法的多种形态在书家的笔下随性流淌,关于书写的技法,历期历代都有大量的各种叙述,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非常重视对用笔、用墨技法的训练。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办。提得笔起,则一转(转折承接)一束(收)处皆有主宰(主张),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董其昌认为,书法是最讲法度的。具是有很高的技巧性。写字时,笔必须提得起,笔笔要有起有收,不可妄为。因为用“信 笔”写出来的字,其点画的质量都不会好,点画质量不好,在书法艺术看来是万万不行的。把笔提起来,一转一束都有主张。书家用笔不可随便但要随意。随便是“信笔”,是无法,是胆大妄为。而随意是“脱化”是从有法到无法,是心手相应,是不为法所束缚,是法度纯熟至极的表现。但国人传统的表述里大都是经验式的叙述。更多更实在的技法相传靠的是以师课徒式的手把手的相传。

当代不少的理论家在试图用现代科学,数码放大的方法解析、剖析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等技术性的课题,但都是浅尝辄止,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把艺术科学化,把人的感性顿显的笔触变成一种必然性,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钱穆先生曾说道:“今天我们只讲变,不讲化,越变越紧张,越变越剧烈,不晓得有等待。”任何艺术的表达没有定律,只有规律。当我们把一门艺术变成一门可以用数字,可以用数据能表达清楚的科学时,书法也将越来越失去其艺术性和人性。

三、书法审美的延续性

书法从不自觉的审美到自觉审美,从对单独字体的审美到对文字文学的审美,再到对人品人格的审美,中国书法的审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层面的审美,而是一种融会了文化与道德的深层次的审美。古人对前人的赞美,往往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等等。南朝王僧虔“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所谓神采,就是融入了书家自身各种修养后,通过笔墨来传达绘观者的一种言之不竭的意向的感悟,形与神的高度统一。

而我们现如今对于书法审美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展览,各种各类的全国性的大展。但我们要清楚这样的展示仅仅是一种表层的审美,专业院校把书法纳入美术系也是一种误导。所以固此而出现了所谓的“国展专业户”,出现了书法制作和装帧的高手。把书法的审美简单化、表层化和纯粹的视觉化是对书法的另一种误读。

以上的表述,同时针对的是当代出现的是各种书法现象,包括展览书法、意象书法、解构书法、现代水墨书法等。因为书法的相对封闭性和传承性,只要是走出了汉字书写性的范畴,那它就可能是成了另一种艺术范畴,可以叫抽象水墨,可以叫解构字体,但它已经不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书法。

当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文化,就代表了一种存在,存在则必然有时间性,存在的时间,即是存在之传统,正是书法所特有的封闭性和具有自身循环的内在力,书法的存在也即是书法的传统。在传统审美上的创新,“语新而意古”在技法、理法的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表达,才有可能是回归书法本体的大道。

注释

①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②钱穆《中国文化精神》。

③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

④王僧虔《笔意赞》。

⑤张怀《评书药石论》。

上一篇:对新疆地区暴力恐怖主义行为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