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75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9 04:43:13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58例,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例,治愈例,手术治疗例,治愈例。结论: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对有早期手术指征和中转手术指征患者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临床特征 诊断 个体化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棘手的外科急腹症。不仅表现为胰腺局部病变,由于大量胰酶及有毒物质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必须引以重视。近年来,随着对SAP治疗对策理念的更新,治疗由“一旦明确诊断立即手术”,到现阶段的区分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的“个体化”治疗。SAP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20%左右[1]。2004年4月~2012年6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并探讨治疗策略。

资料与方法

2004年4月~2012年6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75例,男48例(64%),女27例(36%),男女比例1.78∶ 1,年龄18~71岁,平均49岁。SAP诊断标准符合2002年世界胃肠病大会颁布的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APACHEII积分≥8分,Ranson积分≥3分,BahhazarCT分级≥B级,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2]。

方法:①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用生长抑制素抑制胰腺外分泌,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积极扩容抗休克,营养支持,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②手术治疗: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及腹腔多管引流;胰腺局部切除;胃、空肠、胆道造瘘;胆囊切除;胆道减压引流等。

结 果

完全内科保守治疗组46例,治愈39例(84.7%),死亡7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真菌败血症1例。手术治疗36例,死亡9例,其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腹腔内出血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腹腔残余感染1例。

讨 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全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包括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残余感染期[3]。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把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放在首要地位。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不应一律强求早期或晚期手术。绝大多数SAP早期无感染,发病5~14天为胰腺坏死期,只要胰腺坏死不超过50%或感染,经过积极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坏死组织可逐渐机化、吸收,主张先对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有效支持,安全度过急性反应期,再根据病情发展决定手术时期。SAP依据病因分为胆源性和非胆源性,胆原性SAP有梗阻者应紧急手术或内镜治疗,非胆源性SAP根据CT检查看是否有感染,已有感染存在着重症监护24~72小时,无好转则中转手术。

总之,对SAP的治疗,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应机械的以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为主导,综合各种治疗措施,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才能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Bank S,Singh P,Pooran N,et al.Evaluation of factors that have reduced mortality from acute pancreatitis over the past 20 years[J].J Clin Gastroentero,2002,35(1):50-60.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

3 唐来清.急性重症胰腺炎62例的内科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146-147.

上一篇:血液透析患者92例死因分析 下一篇:皮肤CT对扁平疣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