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就是宝贵的

时间:2022-09-29 04:17:54

王平:“鲍尔金娜”听起来像是个舶来的名字,有些不了解你的读者还以为你是个外国作家哩?说说你名字的来历吧。

鲍尔金娜:这个问题我从小到大至少已经解释了估计一万八千五百六十次,其中有一半时问是在解释我和已退役的俄罗斯体操名将霍尔金娜没有任何关系。我是蒙古族,鲍尔金即元史记载的“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所属的黄金家族,是蒙古族一个古老尊荣的姓氏。我以我的民族和血统为荣,所以不介意继续跟感兴趣的人解释下去。

王平:人们知道你是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的女儿,头脑中马上就会浮现出“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之类的想法,你自己感觉父亲对你的文学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鲍尔金娜:我父亲对我各方面影响都很大。包括遗传因素,人格培养,生活中各方面的言传身教等等,文学影响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对于我而言,我父亲不光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个有智慧的教育家。他和我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就是在任何事情上给予我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尊重,让我永远可以自由选择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具体到文学这一块,我写作的爱好虽然受到父亲写作的耳濡目染,但仍算是自然生成,不是我父亲有意鼓励。但当看出我是真心爱好之后,我父亲便全力支持。然而这种支持是很讲究的――他从不把自己的写作喜好强加于我,不干预我的创作,不修改我的文章,事后的点评都十分客观和节制。一直以来他给我最多的指导就是多看书,在看书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我父亲这些做法给我创造了极好的文学创作氛围,我非常感激他。

王平:在2006年5月,你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评选,以散文《蓝毛黄毛鹦格丽鹉》赢得了冠军,获得2万港元的奖金,并免费去香港领奖,赢得了无数的好评。评委中董桥、余光中、林文月向来打分极严,往届打分最多八十几分,可这次却给了你九十五分的高分。“文风生动、犀利有力,情感真诚,有很好的幽默感和谐趣,而且笔触充满悲悯之心很吸引人。”这是余光中对你的评价。这个奖的荣誉赞助人,香港著名企业家刘尚俭也十分赏识你的获奖作品,甚至欢迎你毕业后加盟他在广东投资的服装厂。这些好事会让任何一个女孩儿飘飘然了,那这次获奖对你意味着什么?

鲍尔金娜:我也飘飘然了一阵。但我的飘飘然不外显,主要表现为自己洋洋自得地傻笑,跟家人好友自吹自擂,然后就该干吗干吗了。这次获奖我的收获的确很多,但冠军的荣誉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有幸见到了许多大师级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得到了他们的指点和鼓励,还认识了一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优秀可爱的朋友,这些是真正让我现在一想起来还激动和感激的。当然还有,领取第一笔个人支票,游览美丽的香港等等,也都是很有滋味的回忆。

王平:很多读者读过你的文章,但对你并不了解,对有人称你美女加才女这种老套的赞美你是否认同? 鲍尔金娜:在眼下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美女和才女的定义都越发宽容;只要五官健在的女性就有机会被称做美女;能写出东西(别管写什么)的女性就会被称做才女。至于“美女作家”,简直要成为侮辱性词汇了。但话说回来,如果别人在提到我的时候带着真诚的态度说我是美女作家,我仍然会心花怒放。因为“美女”和“才女”,就它们原本的词义来讲,都是我心怀向往的赞美。

王平:你能写很棒的小说,但你现在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学习服装设计。这是一个让我们普通人感觉很时尚、前卫的专业,你选这个专业是什么原因?

鲍尔金娜:美术和文学都是我从小到大的爱好。在高考时的专业选择上,相对而言美术更需要专业系统的学习,文学却可以自学。而在高考的所有美术专业里,时装设计是我最感兴趣的。所以我选择了学习服装设计。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很正确的,两种爱好齐头并进,而且彼此有积极影响。

王平:你以前也出过一些书,但《紫茗红菱》应该是你第一部长篇吧,你怎样想起来写这样一部小说,它在你心中有着什么样的分量。

鲍尔金娜:我猜想许多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有过想写一部关于自己生活的书的想法,我只是我们这代人中这种欲望比较强烈并且及时按照自己意图写出来的那一批中的一个。从青春期开始我就有下笔的欲望了,但各方面时机不够成熟。憋到上大学,稍有阅历,又积攒了一些十分可写的素材,就开始着手写,用两年多时间完成。至于这本书在我心里的分量,自然非常之重。两年多来我始终用认真到近似虔诚的心态来创作《紫茗红菱》,在各方面为它牺牲了很多,用呕心沥血来形容毫不为过。某种程度上说,我把自己灵魂的一半都掰开扔进书里了。但我认为这一切都很值得。两年多的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修炼,我能感觉到自己随着书中人物一同成长,各方面收获很多。现在《紫茗红菱》已经通过我自己的审核,期待我的心爱之作也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王平:你说说《紫茗红菱》是怎样一个故事,在小说中众多的人物中,谁是你的最爱?

鲍尔金娜: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简单扼要地总结我书里的故事。大概来讲,是一个朴实的或许有些残酷的关于成长的故事――但这么说似乎等于没说,所以还是请读者自己看吧。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用心塑造的,我不同程度地爱着他们。非要选出来一个最爱的,或许是颜秋吧。

王平:《紫茗红菱》中,紫茗看起来是“好孩子”的代表,是不是就是你自己呀?

鲍尔金娜:我得承认唐紫茗比较像我自己,我在塑造她形象的时候也没有阻挡自己去把一些自我的东西自然地注入她体内。但我不觉得她是好孩子的代表,至少不是典型的好孩子。我觉得我的书里既没有绝对的好孩子,也没有绝对的坏孩子。

王平:唐紫茗和阮红菱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和人生,似乎是一正一反的人物,阮红菱的命运让人欷[感叹,在你的心中,她有着怎样的位置,你又是用怎样是一种心情,来描述她的未来?

鲍尔金娜:阮红菱在我书中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但绝对不是反面人物。我个人对她投入了很多感情。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说过:悲剧不是正义与邪恶、好人与坏人之间那样清楚明白的矛盾对立产生的结果―那只能叫悲惨。悲剧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错,只不过由于双方的道理是相冲突的,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我想这个了不起的理论同样适用于阮红菱。从常人的眼光来看她的确做错了许多事情,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她本是个纯真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会逐步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步步走错?一个人的性格是否是自然生成的?还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多方呵护和引导?这看似是早有定论的问题,但似乎许多成年人仍然在忽视这个责任。我认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彼此推卸责任,在推卸的过程中一点点耽误了阮红菱的健康成长。这或 许是我的一人之见,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深思。本来我给她设定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但最后还是改变了决定。她虽然已经足够不幸,但不幸绝不是最后结局。我想拽她一把,给她一个未来。

王平:读完《紫茗红菱》,很多人惊诧于你小小年纪就赋予了作品十足的愤怒,感觉作者也有着十足的正直和对公正的最强烈追求,这和你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吗?书中关于那所极不人道的初中的描写让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这是真的吗?

鲍尔金娜:我是个幸运的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在学校也算得上一帆风顺。但太幸福下有过小遭遇是很正常的,而且自己处于幸福状态并不等于就可以对身边人种种不够幸福的生活视而不见,也不妨碍我该反思的时候反思,该愤怒的时候愤怒。因为如您所说,我性格里的确充满了不知何来的满腔正义感,对于公正有着极为强烈的追求。同时我又是一个追求真实的人,我这本书里所有的人物塑造和故事都有真实生活为原型,有的是我自己的,有的是我听人讲来的,或是从媒体得来的。我把它们揉在一起再作加工,但真实仍然是基调,而且许多地方我已经写得很收敛温和了。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与我同龄的读者产生共鸣,因为我书中的许多描写在80年代生人生活成长的时代具有普遍性。我们这代人有多少在学校经历过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有多少人回忆起往昔校园生活还有被深深伤害的阴影?我相信数字一定是惊人的。看我书里描写会觉得目瞪口呆的读者是幸福的,他们大概有着简静的童年和青春期。

王平:写《紫茗红菱》时,你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鲍尔金娜:说实话,我没想告诉读者任何东西。我只是老老实实写出若干种我们这代人的真实生活。至于读者怎么思考那是他们的事情。写作是私人的事情,阅读也一样。共鸣也好,疑惑也好,只要读者看完有思考,我就很欣慰。

许多时候我承认下笔有十分刻薄绝望的东西,但总体而言还算宽厚而乐观。没有华丽辞藻,也不想粉饰太平,就想尽量冷静利索地呈现出我这一代人(或许只是一撮人)最真实的生活。美丽也好,肮脏也好,疼痛也好,撕裂也好,惶惑也好,绝望也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真实的就是宝贵的。

王平:青春文学在这几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韩寒、郭敬明、落落、李傻傻、笛安、春树等,他们的作品你都看过吗?评价一下好吗?

鲍尔金娜:没都看过,但我尊敬他们的创作,并且相信他们每个人笔下都有值得我虚心学习之处。

王平:《紫茗红菱》是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这只是个开始吧,你将来有什么新的写作计划吗?

鲍尔金娜:写完《紫茗红菱》之后好像得了某种后遗症,有被掏空的空虚感,偶尔还有点儿怅然若失,暂时写不动了,需要调整一段。但总体计划是有的,就是继续写,一直写,到真正写不动的那天来临之前,能够创作出一些实打实的好作品。

王平:你的语言朴素、辛辣、幽默又洋溢着智慧,这种文风是怎样形成的呢?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为什么,他(她)是怎样影响到你的写作?

鲍尔金娜:谢谢您的赞美,这是我努力的目标。但我觉得自己才刚起步,谈文风为时尚早。我喜欢的作家很多,其中最崇拜的是狄更斯,他的写作风格(真正适用于以上评价)我无比欣赏,并且乐于学习。他对我影响很大,是我的文学偶像。

王平:是不是在做学生时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鲍尔金娜:是,谢谢这些老师。虽然他们的夸奖经常不是我想要的,但作为一个对应试教育制度妥协的学生,老师的夸奖还是能够有效鼓舞我的自尊心。

王平:如果你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名人约会并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呢?

鲍尔金娜:如果前提是可以超越时空,我会选择狄更斯,格里高利派克和马龙白兰度。光是这么一想我已经激动得要窒息了。

责编 王 平

上一篇:直到温暖从梦境中醒来 下一篇:用热情去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