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的数字化教育管理体系

时间:2022-09-29 04:08:13

构建新型的数字化教育管理体系

以软硬并行建网为切入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性人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了迎接这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以教育装备、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为突破口,加快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力求做到“分步投入、循序渐进、分段发展”。

第一,适时健全现代教育基础设施

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开展现代教育的技术保证。因此,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非常注重巩固和发展“四机一幕”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常规教学设备,加强教学设备的更新,逐步建立了校园闭路系统、卫星地面接收站、校园音响系统及校园通信系统。虽然面临着办学经费不足的负面影响,但学校还是节省其他开支,多渠道筹措经费,在两个校区共投入了250多万元建成了三个计算机房、两个电子阅览室、一个网络管理中心、一个课件制作室、两个语音室、两个多媒体教室、两个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实验班。陆续添置了移动投影仪、数码电子琴、刻录机、扫描仪、视频捕捉卡、绘图笔、活动硬盘、彩色喷墨和激光打印机等一系列设备。

第二,适度完善校园网建设

为了有效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而更好地拓展师生的视野,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了更好落实省“校校通”工程,学校早在2001年就构建了以光纤通信技术为核心、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络,使学校网络实现了教学、办公、阅读三网并行。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专门花巨资为每年级每个班配备了一套多媒体小平台并实现网络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学校还为每个年段教研组配备一台品牌电脑,鼓励教师携带笔记本电脑上班(教师私人笔记本电脑近30台),从而为面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铺设一条宽敞通畅的校园信息高速公路。

第三,适量优化软件资源

在软件方面,学校立足本校的实情,走“整体规划、集约配置”的道路,目前学校已经配置了科利华办公系统、中教育星资源库等与管理和教学相关的一系列软件,初步实现校园文化信息化。同时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积累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书籍、非书本形态的音像教材,建设新型的现代化教材体系。主要的方式有:①购置与自制结合。购置的教材包括完整的成品课件;课件开发相关的工具软件;用于学科教学的光盘资料;多方面的素材资料等。学校鼓励和组织教师自己开发制作,将制作电子音像教材纳入对教师个人和学科集体绩效考核内容。②网上下载与学科自建结合。建起校园网以后,学校通过互联网大量下载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料,与此同时组织各学科建设具有自己学科特点的资料库。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于常规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以教师队伍培养为发展点

创建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石。学校对师资的培训从现代教育理论、专业文化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三大内容入手,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开发、研究三方面展开。

在课件制作上,采取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先是选派课件制作专任教师赴外地学习课件的制作,回来后对学校全体课任教师进行培训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规定,凡是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各种教研活动,教师所用课件都必须由自己制作,专任教师主要为地级或地级以上的各种教研活动制作高档次的课件,这就从政策层面给广大教师以压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研制、开发、制作、使用的锻炼机会。现在学校100%的教师会简单操作使用计算机,几乎每一位年轻教师都会制作简单的课件并且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都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网上学习、资料查询、通过BBS进行在线交流,学校现有70人拥有“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证书,30多人参加并通过国家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

以基于网络平台交流研讨应用为着力点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精心打造了一个温馨的网上家园――www.省略,它已成为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师生的精神后花园。及时的校园图文信息,让校园生活立体交叉出现,再现活动瞬间,展现师生风采,成为学校宣传的好窗口;丰富的师生论坛――绿苑论坛,为全校师生营造了温馨的精神港湾;绿苑博客里汇聚群英,教师把自己个人教学随笔、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以文会友,分享互动,实现了更大空间的深度和谐的交流沟通。学校与温州市七所课改学校协同成立了“课时锦囊”开发工作组,相继组织每所学校的骨干教师,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提供原创的并与新教材每一课时配套的课件与教案,极大丰富了课程资源,解决了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

以营建学生“E少年社团”特色为生长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以全面优化信息技术课程为载体,在学校创立了网络E少年社团,并率先在全市开设低学段信息技术试点教学。现在,学校不少的学生不但能熟练地用计算机写文章、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发送电子邮件等,还会制作电子贺卡、用Word处理编辑小报、制作网页等等。在浙江省雏鹰电脑行动竞赛中,20多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小学生网页现场制作、计算机作品竞赛中,10人次在省、市、县获奖。

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闭路系统办起红领巾校园广播电视台,每天中午每个教室都能收看到校园广播节目。学校广播电视台有专人负责、指导,学生担任广播员、小记者,精心编制广播节目,开设了《班级动态》、《校园新闻》、《人物采访》等多个栏目;广播形式多样,有快板、相声、小品剧、笑话、对话等。校园广播电视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校园电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课题研究先导为提升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以信息技术环境与信息化学习资源为载体,以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理念为导引,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校教育科研的功能,积极寻求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点,谋求教育科研与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逐步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实验领导、教师业务培训、教学软件开发、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学校为了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还分别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电教教材开发小组等,领导小组由校长和有关负责人组成,并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研究,要求领导小组人员深入到研究第一线,对实验深入了解,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参与实验的教师涉及各方面的人员,大都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在实验中起到了中坚作用。现在,学校参与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领导、教师占到了学校教职工总数的80%,参与人数之多,参与面之广是学校的一大特色。

以窗口示范作用为辐射点

为了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学校先后承办了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会、市信息技术研讨会、市小学语文作文研讨会、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研讨会、全国小学语文四大名师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和浙江省“走进新课程”研讨会等各级各类的教学教研活动,积极与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共同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与方法,还多次接待了各兄弟学校的参观,提供长期实践中所总结的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和经验,选派骨干教师帮助其他兄弟学校开展CAI课件制作培训,每学期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并与挺南小学、龙沙小学、中墩小学等结成对子,向这些学校无偿赠送电视、电脑等电教设备,以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优势带动、影响、帮助兄弟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其他落后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ICDL致力提高全民知识经济时代“软实力” 下一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