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探讨

时间:2022-09-29 04:00:15

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探讨

【摘 要】本文从一些高校的具体案例出发,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传承途径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64-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历史最古老、艺术成就最高的剧种,距今已有六百年的传承历史。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至今仍然没有哪个剧种可以超越。昆曲演唱对发声用气、口法、润腔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1年中国昆曲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高校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众所周知,民间音乐的传承大多是民间自发性的世代传承,或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昆曲也不例外,口传心授是昆曲传统的传承方式,每一个节拍、每一个腔韵都需要老师的一对一教导,这对昆曲的传承、发展是不利的。而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的当代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是具有优势的。

第一,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力。

第二,学者、学术机构、科研团队都是高校宝贵的学术资源,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高校的学术优势。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学术优势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三,在校大学生则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对他们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中华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途径

1.强化音乐类公选课建设

高校的音乐类公选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普及型课程,施教面广。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是有所欠缺的。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的课程,但由于缺乏专职的老师,课程还处于各位老师的自我开发状态,学生的兴趣也不大,理想与现实又存在着差距。

2009年,在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倡议下,启动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并于翌年3月开始举办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由于自2004年以来,白先勇亲自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曾数度赴北京大学演出,博得师生的一致好评。故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自开办当日起,即呈现出盛况空前的“气象”,被誉为“史上最火爆公选课”。此后,鉴于这门课受欢迎的程度,“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以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为依托,先后推出了作为配套工程的“经典昆曲折子戏演出”“大师表演工作坊”以及“数字昆曲计划”。这几项配套工程的建立,将昆曲的“观摩”“欣赏”“教学”以及“师生与演员和老一辈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地整合到一起,并借助网络开辟出一条融音频、视频、文字、图片于一体的数字化传播途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承体系,充分展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类公选课强劲的发展势头。

2.重视校内音乐社团建设

校内艺术社团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白先勇先生认为,台湾社会文化生活中浓郁的昆曲氛围与高校昆曲社有着直接关系。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地区的昆曲观众日益呈现老龄化趋势。90年代初,台湾大学昆曲社组织人员赴江苏、无锡、上海等地观摩昆曲演出,回台湾后制订了“昆曲传习计划”,不仅自办昆曲传习班,而且频频邀请大陆知名昆曲演员赴台湾高校演出。这些教学及演出活动,使得台湾在校大学生普遍喜爱上了昆曲艺术,在毕业后仍然保持欣赏昆曲的习惯。而且在高校“昆曲传习计划”的带动下,如台北昆剧团、幽兰乐坊、兰庭昆剧团、台北昆曲研习社等昆曲艺术团体也相继成立,进一步带动了昆曲艺术的普及。

3.走出去,请进来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数码录音、摄像设备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可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工作”。通过笔记、录音、拍摄等手段进行采风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的原理与规程,而且培养学生树立起重视田野调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从文化角度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日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乃至教学工作时,就会自觉地从文化生态及文化精神的高度,来系统性地处理相关的工作流程。

三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中国两岸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成绩背后,我们应更多地看到不足。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保护方面呈现“冷热不均”的状态:昆曲、古琴等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较“热”而众多地方性音乐遗产的教育偏“冷”;一些名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较“热”,而众多普通、地方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偏“冷”;经济发达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较“热”,而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偏“冷”。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要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多的方法和途径,来持久、有序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秦.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J].艺术教育,2007(4)

[2]周秦.我带昆曲班[J].中国戏剧,1992(10)

上一篇:微博环境下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及途径 下一篇: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