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

时间:2022-09-29 03:37:45

浅析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的技术成为了当前的应用的过程中更加的广泛的科学的类型。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把科技手段引入到教学的生活之中,让学生能够在科学技术的大环境的烘托下而对新科技拥有新的理解和应用。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摒弃经验主义等而注意对于现代的科技的应用,不断的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整合来不断的调整对于课程的设计。本文主要通过对信息的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特点入手来阐释整合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教学 整合 方法

一、信息技术和语文的教学整合的总体特点

第一,信息技术的手段应用在对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定位比较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出于一种辅助的位置,它只是辅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的辅助。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上来为学生讲授学习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的整合来设计出更加的符合学生的需求的课程。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采取课内的学习以及课外的多媒体如微博、QQ等方式进行复习和预习以及问题的答疑,引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以及拓宽思维,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自主的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的探究学习方法的能力,在总体的素养上不断的提高其对于学习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

1.在观念上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和语文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加的注重灵活性,因此在教师方面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再加上老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有限,就需要更多的时间适应和更多的精力来学习,这些导致了教师在面对新的教学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的吃力与难以接受。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新鲜血液的加入下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为学生找学习的资料、做多媒体的辅助课件、同时还需要准备新知识的操练中所需的练习题,种种繁琐和不适应会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很多的困难。

第一,从教师本身而言,这需要教师从思想上先要接受对于信息技术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件事。在最初可能无法真正的熟练的掌握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但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技术来辅助知识的讲解。这是能够促使信息技术和语文的教学相结合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保障。

第二,教师需要增强自我的约束能力,不断的提高对于信息技术接受方面的素养的形成。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对于课程教授的知识的体系的完善,练习和研究逐渐的提高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能够保证自身的知识的水平和技术的应用能够与社会的真正的需要相同步。针对学生而言,根据的学生的心理研究表现了其更加喜欢能够与时俱进课堂的教授方式灵活的开明的教师,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对于学习的兴趣。

2.在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的整合中要注意对于切入点的选取。

信息技术在语文的教学中的应用要讲求适度的原则,不能越多越好,这就需要教师来掌握这个度,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准备应用,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的机会和学习方法的探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告别僵硬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的内容在结合多媒体的作用即形象性来给学生编织出一幅生动唯美的学习的意境和场景,这就使得学生在美的享受的同时学习语文的知识点。比如,在对《荷塘月色》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的音频,这样子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好奇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吊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通过对于朱自清的记录短片的播放来加强学生对于课文的成文背景有了大概的了解,在课文的学习上进行配乐的朗诵,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而促使对文章具有更深的了解。

3.在学习的方法上摒弃“填鸭”式的教学转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不断的增强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转变传统的教学的方式转而更加重视对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的发展的空间,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思考而不是受到教师的思维的禁锢和控制。例如在《红楼梦》中的选节《林黛玉进贾府》的选段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名著和电影,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写一下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样在课堂的学习上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以及想象力,这就使得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好。在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进行辅助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加的注重对于能力的培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的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无法阻挡的潮流。在整个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担负起责任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努力让自己更好的掌握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更加自由和美好的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范克勤.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语文.2006.10.

[2] 何克抗.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4.

[3] 林华玉、卿平海. 中学教育整合模式[M]. 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86.

[4]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5]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研学后教"教学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下一篇:优化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设计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