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智育、心育之感悟

时间:2022-09-29 03:13:34

班级德育、智育、心育之感悟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更是育人、育心、育情的艺术追求。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与信心,真诚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身作则,用言行去影响带动学生,用耐心、鼓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对班主任来说,这个过程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是感悟教育真谛的过程,是体会、发展、成长的过程,是得到幸福人生的过程。

关键词:班级;德育;智育;心育;班主任

一、班级德育

1.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班级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起着引领、指导和解惑的作用。特别是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他们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内容、模式、方法、评价、管理和特点等有着许多的困惑和疑问,需要班主任教学示范,伴随左右,始终引领,耐心指导。需要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细致入微,一点一滴,落实培养。需要班主任激发兴趣,培养爱好,拓宽渠道,提高效率。需要班主任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产生畏难、失望时,和学生一起去树立信心,解决困难。

2.班主任是联系多种教育力量的纽带

在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组合和沟通交流中,围绕着学生,而且是每一位学生,班主任是纽带和桥梁。在学校,班主任是各部门、任课老师、宿舍生活指导老师等关键力量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点。在校外,班主任是家长、企业等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点。因此,班主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好坏,则是影响各方教育合力的汇聚,影响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班级德育的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3.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班主任要善于经常对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学生行为、效果进行回头看式的审视和分析,及时进行书面记载。班主任工作的反思有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偏差;有利于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技巧。

二、班级智育

1.不断培养兴趣爱好

在入学初期,学生对职业院校各学科、专业的学习会感到特别新奇。班主任要紧紧把握这个契机,通过专业教育、企业见习、兴趣小组、教学观摩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结合专业实训,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多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课堂压抑的气氛,发挥学生特长,形成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观察、思考、阅读、练习中接触社会、参与实践,增强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兴趣容易转移的特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好学,也可创设不同情境、不同项目,选取多样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爱好,克服厌学情绪,使他们能真正学好知识与技能,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2.树立榜样、鼓励竞争

班主任要在学业领域,开展班级之间和班级内部人与人、组与组、宿舍与宿舍之间的相互竞争,促进全体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形成和学业的进步。对后进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提升竞争受挫的抗压力,唤醒其自尊心,激发他们不甘人后,努力追赶。对优秀生则要教育他们戒骄戒躁,精益求精,并且要努力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对于中间学生,则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赶超一流。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生机勃勃、积极进取的优良班风、学风和环境。

3.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

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掌握和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协调教学的要求和步调。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虚心听取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反映,维护任课教师形象,树立任课教师威信,要创造各种温馨氛围和机会,加深与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感情,在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营造一种心心相印的和谐氛围,彼此在心灵相通、情绪愉悦的情形之下投入班级教学工作中。

三、班级心育

职业院校班主任自身要保持一种和谐、包容的心态,具有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度量,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班级心育更要有持之以恒的爱心,关爱、尊重、呵护每一位学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改正错误和重犯错误,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特别是心理因素,不可以一味地去批评学生、排斥学生、惩罚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气氛和谐,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环境中,班主任与学生以心育心,教育的效能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班主任还需放下架子,多留出时间与学生聊天、活动,在实践体验中建立起一种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架起师生间的心灵纽带与沟通桥梁,师生之间就会达成一种共识、一种默契、一种信任、一种理解。在没有了距离感、陌生感、排斥感,减少了心理压力,彼此间消除了猜疑、隔阂的前提下,教育的效果会更好。慢慢地,学生也会感激老师的爱心教育,努力用成绩与进步汇报老师。

上一篇:浅谈“三强一放”教育管理模式 下一篇:班班通让化学教学插上动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