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脊柱创伤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02:41:24

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脊柱创伤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脊柱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脊柱创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并通过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重建处理。对患者病变部位、范围以及解剖结构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发生椎体骨折, 椎管狭窄14例, 寰枢关节脱位7例, 小关节脱位13例。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能有效弥补X线以及普通CT在脊柱创伤患者诊断中的不足。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后重建技术显像更加直观、立体、清晰, 降低了漏诊率, 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脊柱损伤;重建技术

脊椎有着多关节、多联合的复杂结构, 受到创伤后发生骨折较为常见, 而对病变进行快速、准确以及全面的认识是对患者进行适当治疗的关键[1]。近年来, 随着螺旋CT的广泛普及, CT后处理重建在脊柱骨折病变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并逐步突显其特有的优势和价值。本文对40例脊柱创伤患者多层螺旋CT的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患者共40例, 其中男31例, 女9例;年龄21~75岁, 平均41岁;致伤原因:车祸、高处坠落、摔伤, 分别为16例、18例, 6例。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 其中瘫痪3例, 下肢麻木8例, 大小便失禁3例, 排尿困难2例。

1. 2 方法 采用TOSHIBA Asteion 四层螺旋CT扫描仪, 扫描条件为135 kV, 250 mA, 螺距1.0;扫描层厚5 mm, 间距5 mm;重建层厚1 mm, 间隔1 mm。将重建据传到工作站, 进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2 结果

2. 1 不同成像模式对脊柱创伤患者显像结果见表1。

2. 2 本组40例患者均出现椎体骨折, 其中颈椎骨折11例, 胸椎骨折18例, 以C4较多见, 腰椎骨折10例, 以L1~2较多见, 骶椎骨折1例。40例患者发生椎体骨折共45节, 其中颈椎、胸椎、腰椎、骨椎的发生分别为12节、20节、11节、2节。

2. 3 4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椎管完整无狭窄, 14例出现椎管变形狭窄, 有8例患者发生椎管内伴游离骨碎片, 6例出现椎体滑脱。

2. 4 40例患者中寰枢关节脱位7例, 其中寰枢椎骨折并关节脱位4例, 有3例患者出现发生旋转性半脱位。

2. 5 40例患者中小关节脱位患者共13例, 顶立、绞锁、半脱位分别为1例、2例、10例。13例小关节脱位患者中有5例合并小关节突骨折, 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脊髓挫伤和出血灶, 有3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血肿, 其中1例患者伴腰大肌血肿, 2例患者伴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 可占到全身骨折的5%左右[2], 又以胸椎和腰椎的骨折发生率最为多见。脊柱损伤患者一般疼痛剧烈, 活动受限, 出现四肢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腹痛、腹胀和麻痹症状, 在全身骨关节损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

多层螺旋CT一次扫描可以获得4层以上的图像, 能够进一步对骨折的形态、程度进行确定, 从而对骨折的稳定性进行判断, 对X线不易发现的骨折及碎片清晰显示, 确定手术指征, 减少了获得容积数据的扫描时间, 使容积分辨率和时间分辨力得到提高, 使重建更清晰。MPR以薄层重建和图像显示, 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任意方向进行重建, 对椎体及附件内的细小骨折进行充分的显像并判断骨折线的走行, 使骨折后对椎管及脊髓的受压程度进一步了解, 更加明确了椎体附件及小关节骨折与相邻椎间孔内脊神经之间的关系, 可以清晰区分骨质边缘部分容积效应与撕脱性碎骨片, 与横断位图像相结合, 可以对椎体及附件的骨折起到确切的诊断作用, 大大降低了漏诊率。本研究结果表明, 多层螺旋CT MPR及MIP图像能够较清晰的显示脊柱损伤的情况, 骨折显示率达100%, 有效的避免了隐藏性骨折以及脱位的漏诊, 使脊柱骨折诊断率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目前, 对于脊柱创伤的诊断临床上还是以X线或普通的CT检查为主, 但是对于细小的骨折或X线不易发现的骨折及碎片难以达到诊断要求。多层螺旋CT扫描后重建技术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 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重建, 更加直观、清晰地对脊柱解剖结构以及病变进行显像, 确诊脊柱损伤, 确定骨折的稳定性, 降低了漏诊率,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沛宏, 卢丽霞, 黄毅.螺旋CT诊断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0:280-287.

[2] 李联忠.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118-125.

[3] 杨秀军, 陈峰, 韩萍.临床仿真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24-625.

上一篇:知道得多不如承受得多 下一篇:言论 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