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时间:2022-09-29 02:33:13

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减负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而提高课堂效率并不是简单的提高课堂容量,我们更关心的是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了多少,甚至关心今天学到的知识对明天的学习有多少奠基和迁移的作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抓好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学好物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重要途径。

1.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挖掘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爱学物理,爱思考的品质,对学生学好物理有重大帮助。在讲简单机械的轮轴时,可以找一个大号的螺丝刀,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让力量大的男同学捏住螺丝刀刀口的铁杆处,力量小的女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柄处,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扭,比一比看看谁会赢,让其他学生当裁判。结果力量小的女同学反而会赢,这种反常的现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延伸学生的思考。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理解了轮轴是一个可以省力的机械。这类趣味实验学生很感兴趣,给他们的记忆也是很深刻的,留下的思考空间也是深远的。有了兴趣的推动,学生能主动学习,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很有益处的。

2.实验教学是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

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思维的基础,而实验教学既可以巩固已有的正确认识和猜想,也可以纠正已有的错误认识和猜想,但不管怎样,都会引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探索出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动滑轮是否费距离时,学生会从定滑轮的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的规律惯性的迁移到动滑轮中,而通过实验测量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动滑轮费一倍距离的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思考会分析出动滑轮由两股绳承担,当物体上升时,两股绳都需缩短,而固定端不移动,这时必须通过自由端上升两倍的距离来完成两股绳都缩短的任务。通过实验测量得出的动滑轮费距离的事实给学生生动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消除了疑惑,明确了物理规律,提高了物理课堂效率。

3.实验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

物理学中有很多概念是很难理解的,这些难点不突破,不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出现困难,还阻碍了对后续章节的学习和理解,突破这些难点,对初中学生来说,实验教学是最有效的手段。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讲弹力时,我们把弹力定义为物体由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生活中弹性形变明显的物体产生的弹力非常好理解,如弹簧和皮筋等。但是有些弹性形变不明显的例子就很难理解了,如钢球掉到水泥地面上弹起,学生很难想象出坚固的钢球和水泥地面也能发生弹性形变。这时教师拿出装有液体的带塞子和细管的厚玻璃瓶,让学生用力捏、松玻璃瓶,观察细管中上升、下降的液面,学生就会理解坚固的物体也能发生弹性形变的事实,这样就不难理解压力和支持力也是弹力了。另一个例子是杠杆,通过模型对比演示实验,才能突破力臂的概念。到底什么是力臂?只有突破了这个难点,才能避免机械使用几何作图法,做点到线的距离。突破了弹力和力臂这些难点,其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节约了学生迷惑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4.实验教学是学生体验成败的乐园

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信心和快乐,失败的体验给学生挫折和疑惑,这两种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物理实验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成功的实验自然让学生得出满意的结论,失败的实验更能让学生深入的探究问题,得出更深层次的结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把定性的探究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改成定量的探究摩擦力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本来应该得出摩擦力和压力大小成正比的结论,但实验中发现当压力加大到一定程度时,正比关系消失了,这时为什么呢?最后发现,原来压力加大到一定程度时,毛巾被压平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了,所以正比关系消失了。实验教学给学生的体验是独特的,在体验中学生往往能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用实验解决,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提高了认知水平,促进的课堂效率的提高。

5.实验教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阶梯

物理学科是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学科,只有理解了其中的现象和规律,才能更深入的学习。物理学科需要的不是简单知识量的叠加,更需要理解力的不断提高,而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前行的阶梯。比如只有理解了滑轮组的力以及距离关系,才能处理好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理解了欧姆定律才能理解好电功率的知识。这些知识都需要实验教学来解决。所以做好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探索新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深刻;教师轻松主导点拨,润物于无声,长远的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上一篇:乐理知识学习探微 下一篇:毕业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