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

时间:2022-09-29 02:30:12

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的崔琦于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崔琦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2岁他离开家乡到香港求学,后赴美深造。崔琦由一个普通的河南农村娃成长为蜚声世界的物理大师,离不开他具有远见卓识的母亲。

懂事的“驴娃儿”

崔琦的母亲王双贤生于宝丰县的一个大户人家,兄妹四人,大哥王治军是—个传奇人物。据《宝丰县志》载:王治军在1906年卖掉一顷地去日本留学,在那里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同盟会,后来为革命牺牲。二哥王治安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三哥王治寰解放前曾任郏县中学校长,后移居澳门。

王双贤嫁到肖旗镇范庄村崔家后,先后生育4个子女。崔家贫困,一家人全靠崔琦的父亲崔长生卖煤为生。崔长生每天起早贪黑,用毛驴从20多公里外的郏县驮一百多斤煤回来走村串户叫卖。

虽然受封建思想影响,王双贤的父母不让她与3个哥哥一起进私塾接受教育,但王双贤思想开明,不管生活多艰难,她都坚决要求子女读书。崔琦的大姐崔颖、二姐崔珂、三姐崔璐从小就被送到三舅王治寰身边念书。三姐妹先后都读了大学,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1939年出生的崔琦是家里的唯一男孩,更被王双贤寄予厚望。王双贤从小就教导儿子,长大后要像他的三个舅舅有出息。崔琦入学后,王双贤跟儿子“约法三章”:不许逃学;在学堂里要用功,出了学堂要赶紧回家读书;不准在外面玩。懂事的崔琦从来不在路上玩,回到家帮助父母干家务,温习功课。

温顺听话的崔琦也有顽皮的一面,一次,一位老太太听说崔琦和村上几个孩子偷她地里的瓜,便告诉了王双贤。崔琦放学回家后,母亲叫住他:“驴娃儿(崔琦的乳名),你偷人家的东西啦?”自知做错事的崔琦没敢吱声。母亲说:“去吧,门楼底下墙角里跪着!”崔琦便放下书包,跪在那儿一声不吭。

少年时的崔琦聪明过人,一次,村里把他抽去跟着分地,无论三角形、菱形、梯形地都难不住他。

退休在家的原宝丰县人大农工委副主任蒋自强和崔琦是小学同学,据他回忆,崔家很穷,当时崔琦年龄小、个子矮,性情随和,一笑嘴角露出两个虎牙,可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一点就会。一天,崔琦曾到县城找到他说:“我要到香港去,二姐、三姐已把手续给我办好了。”

母亲送儿赴港读书

1949年,崔琦在宝丰县新宝镇的高皇庙高小毕业。由于当地没有中学,三舅全家又移居澳门,他只好辍学在家。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急坏了王双贤。崔琦出生时王双贤已37岁,崔长生42岁,当时,崔琦的大姐崔颖在北京总书局工作,二姐崔珂在香港定居。本来需要崔琦留在家里伺候双亲,可深明大义的王双贤,为了儿子的将来,毅然把他送往香港读书。

1951年秋天,三姐崔璐领着时年12岁的崔琦来到北京,然后在三舅和在香港定居的二姐的帮助下,姐弟俩抵达香港。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崔琦考上了久负盛名的香港培正中学。

初到香港,崔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在这里不但要学会拗口的广东话,还要学会英文。因为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加上思念父母,崔琦两次写信给母亲要求回老家。王双贤收到信热泪长流,但为了儿子的前途,她只能将思子之情埋在心底。她让人写信给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

在母亲的鼓励下,崔琦刻苦学习,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了中学学业。1958年,崔琦获得全额资助赴美学习。他先入读伊利诺斯州的奥古斯塔纳学院,全校只有他一名华裔学生。

崔琦在奥古斯塔纳学院学习时,他父亲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作为唯一的儿子,崔琦本应回国为父尽孝,但母亲却对他隐瞒了,直到1959年父亲去世,母亲都没对他透露一点儿消息。在这之后的9年间,王双贤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自我料理生活起居,直到晚年,都没有影响儿子的学业。1968年,王双贤离世时,当时只有大女儿崔颖一个人守在老人身边。

从奥古斯塔纳学院毕业后,崔琦又来到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史达克教授。在这里,崔琦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67年,崔琦在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当他圆满完成学业后,又前往贝尔研究室随罗威尔教授学习研究,这里的物理实验使他兴趣盎然,他决心投身于物理学的研究与探索。

1982年,崔琦辞去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到名列美国最佳大学榜首的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任电子工程系教授,他的家就安置在离学校不远的小镇上。

女儿替父圆回乡梦

在宝丰县肖旗镇范庄村,生活着崔琦的堂兄弟崔章义、崔高祥等人。1959年,崔琦的父亲去世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丈夫去世后,王双贤随在北京工作的大女儿崔颖一块儿生活,1966年回到家乡居住。1968年病逝,享年81岁。崔琦的大姐于1970年去世,他的二姐、三姐均生活在美国。崔琦的三姐崔璐,曾于1983年回到家乡为父母扫墓。1992年,崔琦的二姐崔珂曾回到范庄为其父母扫墓立碑。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崔琦含泪回忆起难忘的童年时光和母亲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要我上学。”正是在母亲的支持下,崔琦才离开家乡到香港求学,这对他一生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98年,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央视主持人杨澜在美国采访了他。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他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崔琦的回答出人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亲就不会死。”

崔琦的妻子琳达是他大学同学,她是挪威裔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1989年,崔琦的大女儿崔大熙在武汉的中南民族学院教了一年英文。其间,她曾带着两个中国学生做翻译回到范庄探亲并住了一个晚上,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感到好奇和新鲜。崔琦的小女儿叫崔一芯,从医学院毕业。

1979年盛夏,崔琦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第一次回到了祖国。他在距北京大栅栏不远的一座平房里,探望了他的大姐夫王雪邨,他在大姐的遗像前深深鞠了三个躬,感慨地对大姐夫说:“当年我去香港就是从你们家走的,要不是你和大姐资助路费,恐怕我是……没想到,我姐年纪轻轻的就因为去了湖北‘五七’干校而病死他乡。”

2004年,宝丰县政府为纪念崔琦取得的巨大成就,开始修复和新建了崔琦旧居、崔琦纪念馆、崔琦广场、崔琦父母墓地。崔琦专门从美国寄回诺贝尔颁奖礼盛况、诺贝尔奖牌、与瑞典国王王后合影、全家照等珍贵资料。

2005年4月28日,崔琦旧居及事迹展厅开始对外开放。堂屋正门上,挂着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题写的“崔琦教授事迹展厅”匾额,这里被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等单位定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思乡之情萦绕61年

远在海外的崔琦也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1982年他到北京讲学时,本来准备回家乡看看,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如愿。

2007年4月27日,崔琦在美国与宝丰县侨联签订了宝丰崔琦希望小学捐建协议书。当年6月11日,由崔琦出资35万元捐建的宝丰崔琦希望小学在肖旗镇开建。

2008年9月15日,时任宝丰县委副书记的王淑敏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北京看望应邀回国讲学的崔琦时说:“您去年捐资援建的宝丰崔琦希望小学已经落成使用,现在有5个年级近300名学生,配备了钢琴、电脑,是全县最好的学校,很多孩子都慕名前往读书。”崔琦听后说:“太好了,孩子爱读书就好啊!”

2012年6月24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贵宾会客厅,宝丰县政府领导看望了崔琦及其夫人琳达。崔琦告诉领导们:“思乡之情一直萦绕着我,俺也想家呀!”崔琦深情地说,现在太忙了,以后在身体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和家人回家乡看看父老乡亲们。

上一篇:酸里裹着甜 苦里有着乐 下一篇:第九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