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记训练方法探究

时间:2022-09-29 02:21:14

幼师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记训练方法探究

摘要:视唱练耳课是通过对学生听、写、唱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等音乐中诸要素的记忆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敏锐感知的一门综合性的音乐理论基础课。音准的训练又恰为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加强学生音程方面的构唱、听记、听辨等训练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音准和音乐听觉、获得正确音乐审美取向的捷径。以听记训练为主线,贯穿在各个教学的环节中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鉴于此,本文拟以教学中的音程听记训练为切入点,较为详尽地阐述几点听记音程的训练方法,以期与同行们共磋。

关键词:视唱练耳 训练方法 听记 音准 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既是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也是众多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环节,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音符的唱名、节奏、节拍以及乐感等方面的训练和体会,继而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敏锐感知、详尽理解与表达,并将各种不同的音乐语言汇聚一起,形成一种合力。它与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基本乐理)相辅相成的贯穿于音乐艺术学习中的每一个细部,是每一位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特别是在幼儿师范音乐教育中更是如此。

2004年,为优化音乐教学质量,处理好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理论脱钩状况,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音乐形象,国家教育部推出了课程的指导方案,对音乐学科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地调整与必要的改革,其中,重点整合了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课程,立体化的融合了课程中的听、析、唱、记等教学过程。正视课程的指导方案,作为一名幼师专业的教师,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悉心的钻研、探索,以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记作为主要切入点,针对学生整体音乐素质较薄弱的特点,摸索研习出几点有关听音训练教学上的浅显方法。

(一)

单音部分的听写是一切音乐听觉训练的入门阶段。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是没有进行过专业性的视唱练耳训练的,即使有听觉较好的学生,他们基本上是依靠自身的“灵性”或俗称的“好耳朵”进行本能的听记,即老师用钢琴弹奏出音符或休止符,学生用母音“啦”唱出来。研析这类听觉天赋较好的学生后,在单音听写的教学训练中,我课堂上采用的训练方式是让其在固定标准音的同时,凭其自身的直觉准确的说唱出音名。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学生们较快的脱离了单音训练的“初始”阶段,每每听到声音出现便能直接说出音名,增强了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

在对待那些听觉底子未被“专业”开发过的学生时,我选择了以唱为主的训练方式。实践得知,视唱是积累各种音乐语言和音乐听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在实际唱谱的同时,必须要调动每个人自身内在的音感、节奏感和调式感才能准确流畅的演唱出各种音乐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从构唱唱名和分辨音的级数入手,要求学生能快速的将每个单音分开进行记忆,并采用的记谱的方式将所听到的音高记写在五线谱上。这样的训练方法既发展了学生的听觉感,也提高了他们的快速读谱能力。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牢记“四用一打”的口诀,即用口唱、用耳听、用脑想、用心记、手打拍子。这“四用一打”训练作用在于:“用口唱”能加强对音高的记忆,要唱到真正的音高位置,不能偏低或偏高一点点;“用耳听”能分辨出音的高低,既要听钢琴的声音,也要听自己的声音;“用脑想”是培养学生内心对音高的想象力;“用心记”是记住每个音的具体高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大多数学生都深感自己的听记能力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音准不太好的学生也弥补了先期的不足,学习成绩上有了大大的提高和跨越。

(二)

在音程的训练中,我采用了音程的构唱方法进行教学的。我们都知道,在乐音体系中,所谓的音程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即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音程中高的音为“冠音”,低的音为“根音”。在具体听记前,要让学生了解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的特点及构建模式,这样为之后的音程听辨训练打下基础。

通过实践我感觉到,音程部分的训练最好能从结构简单且较容易账务的狭小音程开始,即以二度为基础,依次到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等。同时,对于旋律音程的模唱与听辨应置于和声音程之前进行,以便学生能更好的提高听记的速度与技能。

1、单音固定法:单音固定方法的使用与单音听记的训练模式相像,与之不同的在于先固定音程中的任一一音(固定根音或冠音均可,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后,再寻找另外一音,以此逐步完成八度内所有音程的听写。幼师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音程听写方面略显薄弱,对于这些初学者来说,和声音程的听写比较难,如果不注意方法上的运用会出现“一团糟”的状态而听不清任何音。所以,我采用了单音固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先告知学生已固定一音,让其听记变化出现的另一音。可先固定根音,寻找冠音;或者固定冠音而寻找根音。

2、搭借法:搭借法,就是在构唱音程的过程中,除了大小二度音程之外的音程构唱均可利用搭借法搭借两音间的任何音级来进行构唱的方法。

3、转位法:转位法,指的是在构唱音程的时候,利用音程的转位来进行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是与基本乐理同步渗透交融进行的。在构唱大音程时,就可以利用转位法将大音程转位到小音程来训练,如同样的进行上例纯五度旋律音程的听记,利用转位后的纯四度音程的来训练纯五度音程的构唱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样既方便了大音程的构唱,又可以复习小音程的作用,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4、叠加法:叠加法指的是将所要构唱的音程利用狭小音程的二度、三度的叠加形式所进行的构成训练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狭小音程的听记比较顺畅,而对于类似六度、七度、八度等宽音程的听记时则略感吃力,主要存在着对宽音程的构唱音准掌握不准的弊端,由此造成学习成绩与所付出的辛苦不成正比。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课程上就采用了叠加音程的方法进行训练收益颇佳。以听记大七度音程为例,可在实际听记过程中,利用二度、三度狭小音程叠加构建的形式进行大七度的听记训练。

(三)

听音能力的提高是长期训练和经验累积的结果,非一朝一夕的沉积。虽然很多人认为视唱练耳这门课天赋占的比例很大,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但在实践摸索中,我们已探索出很多适和学生练习的方法,使其在后天的练习中获得了较多的收益。当然,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视唱练耳课程知识涵盖面很广,预详细探讨更多的内容还需要较多的篇幅,本文中只探讨了音程听记训练中的几个问题,而对于和弦、节奏、多声部旋律听觉训练以及四部和声听觉训练等问题还将专设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作为一名幼教专业的基础课教师,我坚信,除上述教学中的几点训练模式之外,更具体、更适用的训练方法将会逐步渐层的被一一罗展出来。以上就是我对于幼教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有些观点论述难免会有所欠缺与不足,中肯各位老师、同行指正。

上一篇:我看课改下的政治课堂 下一篇:谈谈初中生怎样培养数学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