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走向

时间:2022-09-29 12:56:50

浅论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走向

摘要:高职院校当今的热点是特色办学。本论文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职院校在发展个体特色、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三方面集中阐述了办学走向和途径的观点。

关键词:高职 特色办学 走向

高职院校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立足于技能型教育平台,突出职教特点,已被全社会逐步认可和接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求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因此,特色办学一直是高职院校的主攻方向。

1 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发展个体特色

1.1 具有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社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术和能力,包括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

1.2 具有行业特色:突出行业的专业优势,办成为行业服务的品牌专业,使学校能够在市场占有一席地位,让学校自己的专业教学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

1.3 发展紧俏专业:学校应该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为目的,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市场,善于发现市场和学校的连接点,把自己学校打造成地区同层次院校中的品牌,形成自己独有的专业特色。

在近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立足技能型教育层次,突出职教特点,已被全社会逐步认可和接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求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因此,特色办学一直是高职院校的主攻方向。

2 实现校企合作,鼓励高职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市场联系密切,要想打造特色,必须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的支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注重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注重产学结合、强化社会参与办学。

校企双方要一道严密制定教学规划与教学实施计划;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和设备,学校保证理论教师,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双方共享。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培养人才机制,学生与企业对口,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优先录用高职毕业生。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科技项目,实行专业技术联手,实现人才培养上的互利双赢。学校应主动为企业承担职工的思想理论和技术理论培训和提高。

此外,学校还要主动“走出去”,积极发展城乡结合与跨地区合作办学,特别是面向贫苦地区和为区域设立的高职教育点,让高职的发展更贴近急需人才的基层和农村。

3 实行自身教育教改,提升办学质量

3.1 构建科学有序的高职教育体系,完整课程结构,实现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可按“双元制”模式分别以企业和高职院校为本位的模式,按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同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探讨、制定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实行技能与理论教育密切相联。

在教学管理模式上,积极取得地方政府、企业支持,采取引进技术专家、社会学者、个人投资的方法共同进行组织教学;在教学管理方式上,发挥高职院校灵活宽松的机动优势,在教学环节安排、制度管理、人员安排等方面推行灵活的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可借鉴多元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办学架构,发挥高职院校多种形式办学的扩充性,面向广阔的企业群,达到高职职院以倡导多管齐下,速成人才,求质生存的目的。

3.2 从教师队伍入手,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素质。一是要配备技术型师资力量,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培训,增强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服务能力,成为学校专业课程发展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二是引进双师型人才,增大师资的技术含量。实行校企合作,内培外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从生产第一线请来真正的实践能手,扩充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由“双师型”教师来授课或进行现场教学,促进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对学生进行实践过程监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开阔教师的视野,掌握行业和专业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还可以使学生接受到“双师化”的教育。

3.3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设施投入到位。各高职院校不仅都要增加教学必需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图书资料的投入,还应保证配备到位,这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指导者。所以,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机能和知识,还要给他们汲取新事物的本领;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设备和环境给了当今教学无比广阔的天地。可以采用不同手法:启发、实践、演示、重现、讨论、例证等各种教学手段。摈弃内容空洞、讲大道理的简单方法,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提高教学活动效果,使学生能够尽量直观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校园文明程度和校风学习氛围,显示出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高职学校同样是培养建设人才的摇篮,因此,校风建设首先得抓学风,要从精神层面上来树立学生求学的远大理想,鼓励他们认真刻苦,积极主动去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还要规范学校管理,以制度管住人的思想,以秩序规范人的行为。广大教师也要以自己正确的人格思想和严谨的教学作风去感染学生,将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求职就业、个人发展、社会需要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奋斗视野。

参考文献:

[1]覃章程.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06).

[2]杨帆.如何发展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科教新报,2010年6月17日.

[3]马文姝,白凤臣.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1).

[4]滕勇,刘奇.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19).

[5]王云波.标杆管理:高职院校改进管理绩效的有效策略[J].价值工程,2011(05).

作者简介:王平(1957-),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思政教育。主要从事思政教育及研究工作。

上一篇:影响组织结构设计因素的实例分析 下一篇:Asp与Asp.net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