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9-29 12:56:31

网络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和网络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合格的网络技术人才。

【关键词】网络;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

目前,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和技术,已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随着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高校很多相关专业都开始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

要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高效的教学、实验和科研的网络实验室并改革网络实验教学环节是网络实验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

1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在学校的信息化中,网络建设是最前沿的,在网络建设中,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当务之急。建设一流的网络实验室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有利于科研、教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并拓宽就业渠道,从而树立学校在学术界和社会的良好品牌形象。

1.1 网络实验室需求分析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要求能够结合教材完成局域网基础实验,广域网基础实验,安全实验,管理实验等网络课程实验,培养能够从事网络系统设计分析,组建,管理,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平滑升级,方便添加部分网络设备和模块来组建更为先进复杂的网络技术实验室。

首先,要能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方便的并且能与课程及当前应用相应的实验,能够满足学习网络课程的不同专业学生对不同难度实验的要求。

其次,在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普通计算机实验室的需要和网络实验室的特殊性,实现在进行网络实验的同时,也能进行其他的实验,如数据库实验、程序设计实验等,从而达到实验设备的共享。

最后,实验室建设要具备研究实验功能。实验室内配备了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为一些研究和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如组播实验,MPLS实验,IPv6实验等。教师和研究生可利用该网络实验室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

1.2 网络实验室建设的要求

1)实验室总体结构要简单,易于实现。

2)实验小组实验功能相对完整。每个组的机柜中都应该配置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使用这些网络设备,使得学生们在小组内就可完成所有实验教学所要求的实验,并能完成拓扑结构稍复杂的研究性实验。

3)实验小组结构灵活,操作方便。每个实验小组没有固定的拓扑结构,学生们做任何实验前都需要自己来设计拓扑结构,并进行连接,使得每一个实验都能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锻炼。

4)可扩展和易维护性。每个实验小组机柜中都预留一定的位置方便新的实验设备的添加和扩展。

2 网络实验教学改革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成绩考核方法和建立初步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是我院在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实践。

2.1 实验教学内容的增加

(1)增加实验习题

在每个实验的后面增加一个相类似的实验习题,实验习题只给出实验要求,不提供实验的拓扑图、步骤,学生将会认真分析实验指导书上实验的原理及实例。通过这样的积极引导,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设计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引入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设计。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设计中教师只是给出实验要求并作适当的引导,具体的网络搭建与配置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利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授课内容和现实的需要,尽可能覆盖网络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为了满足不同对象的需要,实验分为网络基本原理实验、组网实验和先进网络技术实验三个部分:

(1)网络基本原理实验;

(2)组网实验;

(3)先进网络技术实验。

2.3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在每次实验中,总有一些学习认真、动手能力强的同学首先做完实验,此时可以让这些同学帮忙做辅导,互帮互学,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不会出现很多学生有问题等着一位教师去解决、浪费大量时间的现象。同时,这种方式把教师从一些重复出现的枝节性问题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关注实验中的普遍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网络本质,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其次,分组进行实验。学生们分批分组来组织实验,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再次,安排课外实验学时。实验安排的时候适当调整学时安排,添加课外实验学时,某些提高性的实验可以安排在课外实验学时里,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最后,改革成绩考核方法。不单单根据实验后交上来的实验报告给学生进行打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消除实验考核中的弊端,我们从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手进行实验成绩考核方法的改革。将实验成绩分解为实验预习、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四部分进行考核。

通过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和网络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合格的网络技术人才。同时,对于促进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谭励,于重重.高校综合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8.

[3]盛亚男,刘晓平.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06,6.

[4]李成忠.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

上一篇:浅谈高校转型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 下一篇: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纤维测试技术》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