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胃肠道受累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09-29 11:35:30

系统性硬化症胃肠道受累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胃肠道受累临床特点,并比较受累患者与未受累患者之间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SSc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胃肠道受累患者与未受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35例胃肠道受累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3)岁,43例未受累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7±3)岁,受累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大于未受累患者(P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病;胃肠道受累;肺间质病变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和多器官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胃肠道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可影响从食管到的任何部位,以胃肠道运动障碍为主,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腹胀及便秘等。早期症状轻,往往无自觉症状而延误诊治,晚期可出现严重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壁囊样积气、假性肠梗阻及穿孔等,本文回顾性分析SSc胃肠道受累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未受累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2004年1月~2014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SSc患者共78例,诊断标准均参照198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Sc诊断分类标准[2]及2013年ACR/EULAR系统性硬化症分类标准[3]。

1.2系统受累的判定

1.2.1胃肠道受累的判定 目前国内外尚无SSc胃肠道受累统一标准,本研究主要据其症状、病史及相关检查:①存在反酸及灼烧感、吞咽哽咽感、吞咽困难、早饱、腹泻、腹胀、呕吐、便秘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症状;②经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证实的食管、胃粘膜病变者;③目前或病程中诊断为胃肠道疾病者。

1.2.2其他系统受累的判定 心血管系统受累:心悸、胸憋、气短等症状及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异常等呼吸系统受累:咳嗽、气促等症状、肺部异常听诊、超声及影像学异常等;皮肤黏膜受累:雷诺现象、皮肤紧硬、指端硬化、肢端溃疡等;关节肌肉受累:关节肿、痛、挛缩畸形等;肾脏受累:下肢肿胀、蛋白尿、血尿及尿量减少及肾危象等。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双侧显著性界值为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 78例患者中,胃肠道受累者35例(44.9%),未受累者43例(55.1%)。全部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1±2)岁,受累组(45±3)岁,未受累组(37±3)岁,受累组发病年龄明显大于未受累组(P

2.2临床表现

2.2.1胃肠道症状 35例胃肠道受累者中,主要表现为反酸、灼烧感14例(17.9%),吞咽困难11例(14.1%),胀气7例(9.0%),其次为吞咽哽咽感4例(5.1%),腹泻4例(5.1%),呕吐3例(3.8%),纳差3例(3.8%),便秘2例(2.6%),腹痛2例(2.6%),恶心2例(2.6%),早饱、呕血、黑便各1例(1.3%)。6例行电子胃镜检查,均显示有食管或胃黏膜的病变;6例行上消化道造影,3例表现为食道壁僵硬、食管收缩无力、胃壁松弛或胃底静脉曲张,3例未见异常。

2.2.2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2.2.2.1皮肤黏膜 以皮肤紧硬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指(趾)硬化、面部硬化、及掌指近端硬化,其中以指(趾)硬化最多见,共59例,胃肠道受累组31例(88.6%),未受累组28例(65.1%),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且受累组明显高于未受累组(P

2.2.2.2关节肌肉 65例患者存在关节肌肉受累,以关节痛、肿及挛缩多见。其中关节痛37例,受累组22例(62.9%),未受累组15例(34.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且胃肠道受累组明显高于未受累组(P

2.2.2.3呼吸系统 59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受累,胃肠道受累组31例(88.6%),未受累组28例(65.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且受累组高于未受累组(P

2.2.2.4心血管系统 58例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受累,胃肠道受累组30例(85.7%),未受累组28例(65.1%),其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且胃肠道受累组明显高于未受累组(P

2.2.2.5肾脏 16例患者肾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蛋白尿、血尿及尿量减少等。两组患者均无肾危象发生。各异常表现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2.3实验室免疫学及常规检查 对78例患者行自身抗体的检测,其中行ANA检测66例,48例阳性(72.7%),其中胃肠道受累组检测29例,27例阳性(93.1%),未受累组检测37例,21例阳性(56.8%),其阳性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且胃肠道受累组明显高于未受累组(P

2.4预后 78例患者中3例死亡,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6岁,平均病程23个月。其中2例伴有严重胃肠道受累,表现为明显腹胀、吞咽困难或上消化道出血,同时伴有肺动脉高压、心衰或肾衰等多系统受累。

3讨论

系统性硬化病(SSc)作为一种以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累及皮肤外,还可累及胃肠道、呼吸、心脏及肾脏等,其中胃肠道最易受累,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98%,本研究为44.9%,仍高于其他系统受累。

本研究中大部分胃肠道受累患者多症状明显,仅有少数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经电子胃肠镜或消化道造影检查后发现,国外有采用高分辨CT、核素扫描以及小肠压力计等检测方法[4],国内尚未普及。

本研究中胃肠道未受累组发病年龄平均为(37±3)岁,最小发病年龄为34岁,受累组的发病年龄平均为(45±3)岁,最小发病年龄为42岁,晚于未受累组。同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指(趾)硬化及关节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受累组。其中呼吸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听诊肺部爆裂音,而有文献报道早期严重胃肠道受累的患者肺间质病变的发生率要低于未受累者,本研究与之不符,胃肠道受累与肺间质病变的关系有待一步证实。心血管系统受累也是SSc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中常见症状为心悸、气短、胸闷及血压升高,同时一些病例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发现。关节肌肉受累也是SSc常见的表现,多发生在SSc疾病早期,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以关节痛最为多见,早期不适,增加就医机会,也间接促使胃肠道病变的发现。皮肤紧硬是SSc的特征性表现,本研究中以指(趾)硬化发生率最高,且胃肠道受累的患者中更易出现。而作为SSc最严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肾危象,可见于3~10%的患者中,在本研究中未发现肾危象病例,肾脏受累主要以轻度肾损害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橹鳎可能因相关病例较少,尚未发现显著统计学差异。综上可见,胃肠道受累,尤其是严重胃肠道受累的SSc患者更易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增加治疗难度,预后差。

自身抗体的检测中,ANA阳性率在本研究中为72.7%,国外报道为95%,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为98.1%[5],胃肠道受累组显著高于未受累组,与Nishimagi等研究一致,提示抗核抗体可能与SSc胃肠道受累存在一定相关性。而抗Scl-70抗体、ACA、抗RNP抗体及RF等在两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有文献报道胃肠道受累的SSc患者AC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胃肠道受累者,ACA可降低胃肠道受累的风险,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并未发现这一特点,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总之,胃肠道受累的SSc患者发病较晚,一般在42岁以后,多出现关节痛、指(趾)硬化,易累及心脏、呼吸系统,多伴有气短症状,查体常可发现肺部爆裂音,影像学检查以肺间质病变及胸腔积液更多见;当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时,常合并多器官受累,预后差。抗核抗体可能与SSc胃肠道受累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本研究中样本数量较少,可能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一定差异,故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Schmeiser T,Saar P,Jin D,et al.Profile of gastrointestinal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sclerosis[J].Rheumatol Int,2012,32(8):2471-2478.

[2]吴东海.系统性硬化病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6):377-379

[3]Van den Hoogen F,Khanna D,et al.2013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ystemic Sclerosis:An ACR-EULAR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J].Arthritis and Rheumatism,2013,65(11):37-47.

[4]I.Marie,P.Ducrotte'1,P.Denis1.Outcome of small-bowel motor impairment in systemic sclerosis-a prospective manometric 5-yr follow-up[J].Rheumatology,2007,46:150-153.

[5]王迁,徐东,李梦涛,等.硬皮病相关自身抗体谱与中国系统性硬化患者临床相关性分析[J].北京医学,2010,32(7):499-503.

上一篇:复方钙片中维生素D3的含量测定 下一篇: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