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人才 多媒体修行多元化售卖

时间:2022-09-29 11:04:38

影像人才 多媒体修行多元化售卖

摄影师,当然是这次摄影展作者中,最主要的作者。”爱普生影艺坊馆长杨柳对我说。在日前举办的“杂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摄影系金鹤与毕业生作品展”上,不难发现,参展者中,不乏非摄影师职业者。他们中有教师、创意总监、灯光设计师甚至党支部书记。然而,有一点又是他们的共同点――全都毕业于上海工技大摄影系,都是专业“把式”。

为何毕业后没有从事摄影专业?如今高校的摄影、影像专业,出路在何方?不妨听听业内人士的说法。

摄影系是否还该存在

“压垮高校摄影教育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摄影专业招生考试归入美术类统考。”这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策展人林路的“危言耸听”。

不管摄影专业未来会如何,林路还是为本次爱普生影展做了序。林路写道:“从十多年前的摄影专科教育到如今10届本科摄影专业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在专业教师一如既往的敬业精神指导下,坚持多元的发展空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林路对上海工技大摄影专业的正面评价。

林路之所以发出“摄影专业行将就木”的危言,他所担心的,无非高校摄影教育已经走到了歧途陌路。

且看数据说话。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3年11月所推出的《国内美术学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二稿)所言,目前全国设有美术学专业的院校共349所,设有绘画专业的院校共164所,设有雕塑专业的院校共64所,设有摄影专业的院校共89所,设有书法学专业的院校40所,设有中国画专业的院校共15所。“从专业设置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专业中,美术学专业设置的院校最多,雕塑专业和摄影专业的设置相对较少。”林路说,“因为我国摄影教育起步很晚,摄影专业大多隶属在以绘画为主的美术统辖之下,所以绘画的学院派风格一直影响甚至制约着摄影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摄影自身的媒介特性,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而如今,摄影专业的招生,将再次归入美术类统考,按快门的手将先勾素描,未来是否摄影系索性归并到美术系呢?

而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次摄影专业归入美术类事件的发生,高校摄影教育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毕竟,在数码影像大行其道,特别是多媒体艺术初露端倪之时,再抱残守缺于银盐胶片、暗房技术等等,相当于抱定南墙往上撞!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高校仍在传授这些已被丢弃的技术。

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的陈贤浩教授对我说:“电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摄影冲击很大。”陈贤浩透露,现在许多商家的宣传册,其中的商品都是电脑三维做的,不需要像既往那样拍摄照片。从前摄影系所教学的东西,早就不实用了。

“新闻与纪实摄影的佼佼者奋战在各大传统和新兴媒体,以其敏锐的视觉目光捕捉瞬间即逝的故事,传递突发事件和日常人生的诸多悲欢离合;广告与商业摄影的创意人殚精竭虑在华丽的灯光下,将灵感的微光转瞬迸发出迷人的信息画面,引人入胜导向消费者的天堂。”这是林路对本次影展作品的评价。而未来,他们的学弟学妹们,或许更多人将会像从事环保行业的齐晓东、从事拍卖行业的钱天玛等人一样,将摄影变作自身的一个爱好而已。高校摄影系是否还将存在,这个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而全新的视觉艺术系必将取而代之。

大艺术教育只传授观念

“有一个说法:美术,艺术门类之一。近数十年来欧美各国已不大使用‘美术’一词,往往以‘艺术’一词统摄之。”林路说,“即使‘美术’作为一个大的概念,摄影也应该是和绘画并置的,而不应该从属于绘画――那么,摄影专业为什么却盲目选择了专业考试的素描和色彩?”

据了解,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将绘画与摄影并置的。比如法国,巴黎第学是法国一所国立综合性高等院校,以文科著称。该大学摄影及多媒体影像系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特色的系,它1970年从电影系分离出来,1986年成为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生的成熟系科,并在1996年确定传统银盐影像和多媒体数字影像齐头并重。它也是全欧洲少有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内设置的摄影系。这所学校的入学考试和绘画无关!而本科生最后的毕业创作和论文写作,则是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

再比如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这是一所摄影门类十分齐全的综合类学校,分别设有本科和硕士学位的课程。学校的摄影教育隶属于影像艺术与科学学院,学院下设摄影艺术与科学系,共有六个本科专业方向和一个硕士点。这六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是:广告摄影、艺术摄影、新闻摄影、视觉媒体、医学影像以及成像与摄影技术。学校还设有影像艺术学硕士。关键是,他们是从更大的范畴考量摄影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于是,他们的入学考试,也多方向地权衡,尤其是他们的毕业生因为专业的设置还可能获得理学士学位!

“我觉得,国内的艺术摄影有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拍照片的人艺术素养较差!”陈贤浩教授对我说,“高校摄影系教学,大多传授技术,而对人的思维方式、艺术素养等方面的锤炼,几乎很少。”陈贤浩认为,大艺术教育只是传授一种观念而已。而凡是艺术上创新求变的时代,都会诞生横空出世的大艺术家。陈贤浩以梵高举例,认为他的“小笔触”,创造了一种观念。“艺术是什么?它就是创造一种观念,有了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艺术。”

何处是归程

以上海工技大摄影系近年毕业生为例,我粗略梳理,感到摄影系毕业生毕业后未必从事摄影专业。何处是归程?有时候,以业余摄影的身份,反而去除了“著书全为稻粱谋”的浮躁。比如毕业于1995年的齐晓东,已经退出照相器材行业多年,他现在的工作单位是――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1991年毕业于上海工技大应用摄影美术专业的邵雪林,目前就职于上海服装集团联合服饰有限公司,任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2001年毕业的王华,开了家文化传播公司,自任总裁,同时还做农业,任上海正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总裁。

还有一大批毕业生为人师表起来。比如工技大摄影系早期毕业生陈光裔,2001年毕业,最初也以照相机和镜头换取衣食所需,如今则任职于上海锐客广告有限公司,担任创意总监。2006年毕业的蔡蔚婧,在浦东新区莱阳小学做教师;2012年毕业的巢匡昀,在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做教师; 2004年毕业的贾杰,不仅做自由摄影师,还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外聘教师; 2008年毕业的谢天,则在母校工技大任教……

诚如金鹤所言:“摄影把大家聚在了一起,摄影也终究是老师同学们此生交流的一个手段。然而,摄影,大可不必仅仅是影像人才的唯一谋生手段。”

上一篇: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在成都隆重举行 下一篇: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奠基人生 做在学生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