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模式的构建机制研究

时间:2022-09-29 09:47:04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模式的构建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是针对统一区域内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校园体育设施和社区健身资源两者的综合性分析,进而建立起以学校体育设施为基础,社区健身资源为辅助,两者适度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 学校体育设施 社区健身资源 互补模式

一、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健身资源的必要性

(一)学校体育设施配置与使用

1.闲置性浪费现象明显。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主要发展性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多数的学校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压力,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比例仍然较低。据调查,大部分的学校会将体育课集中性安排在某一时间段,体育设施在其他时间都处于闲置的状态。尤其是高中,升学压力导致体育课形同虚设,体育设施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

2.相关配套严重缺失。对于体育设施资源而言,学校要具备更多的优势。面对培养“德智体美”的全面性人才的战略,政府对于学校的体育投资逐年的增加。因此,学校体育设施的质量和数量都能够完全有效的获得保证。然而,学校设施的使用对象却受到限制,学生作为唯一的使用对象,这就没有形成体育对象多元化的发展。体育设施多元化使用是满足体育课程教育之外的一种资源配置。通过调查分析,多数学校体育设备管理和维修经费方面都存在漏洞,而且很大,超过60%的学校没有设置专人进行设施管理,75%的学校资金配置中没有涉及体育设施的维修。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校对体育配套设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封闭化管理矛盾突出。一般来说,学校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维护校园安定,多数是采用封闭化管理模式。尤其是中小学,封闭式管理已经成为普遍模式,部分学校甚至在节假日都依旧采取封闭管理。这种管理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隔绝了社区人员进入,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根据调查,本市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是封闭式管理,这种管理不仅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体育设施的使用价值。长期以往,这种封闭并不适应于学校的长期性发展。

(二)社区全民健身资源建设分析.

1.总供给仍显不足。伴随着全民健身意识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积极地参与健身中,尤其是闲暇时间比较充裕的老年人。面对强大的社会健身需求,场地和设备的不足成为全民健身发展的一大障碍。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亟待解决。

2.体育指导人才不足。目前,我国社区居民的运动锻炼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多数的锻炼者并不能正确的掌握运动的技巧和规律,进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些问题出现的首要问题就是体育指导人才的缺失。据统计,我国专业指导员和运动人数比例是7000∶1。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指导员的缺失的严重性。

二、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健身资源模式的机制构建

(一)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模式的执行机制

在学校和社区体育资源互补模式中,执行机制属于核心机制,主要是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制度设计。执行机制包括三个子机制:组织统筹机制、资源管理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组织统筹机制属于上层机制,主要负责组织和安排资源互补的工作。简单的说,就是政府为核心,协调各组织部门,共同支持和促进学校和社区资源互补的有效性发展。资源管理机制属于执行机制的核心,主要进行资源分配相关的具体性工作。例如,学校设施开发时间和形式。社区资源的优势等。同时,资源管理机制还负责建立与体育企业相关的服务平台,进而保障企事业单位的正规化。监督评价机制则属于一种保障机制,主要是对资源互补中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保证学校和社区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且不受伤害。

(二)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模式的调控机制

调控机制的建立是为了规避资源深入互补后的风险,进而提高互补模式的适应能力。体育资源互补模式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及自我约束三种机制。宏观调控是政府对资源互补中的目标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引导机制。市场调控属于经济运行机制,这个机制是调节供求、价格及风险等各要素重要机制。市场调节可以更加适应于体育资源的自由选择和优化配置。自我约束是结合学校和社区自身而言,自觉的参与资源互补中,并积极性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模式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贯穿于以上两种机制之中,是一切工作的最为坚实的后盾。体育资源配置中保障制度的建立,能够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促进目标的最终实现。资源互补保障制度,不仅能够确保公民体育权利,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资源共享进程,避免其以封闭来规避风险。保障制度的建立最大化的减轻学校负担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群众利益。

三、小结

学校体育设施的闲置属于政府投资不经济阶段,此时,社区健身资源的不足急需学校体育设备的互补调节,进而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不断前进。“学校――政府――社区”三方的力量和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是实现整个社会体育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程慎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刊.2010(4).

[2] 朱小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6).

[3] 郭雷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及策略[J].唐山师范学院报.2011(9).

上一篇:创设教学氛围 构建精品课堂 下一篇:感受日本城市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