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60例胃相关性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经验探讨

时间:2022-09-29 07:32:37

治疗60例胃相关性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经验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胃相关性扁平苔藓的方法。方法 随机将60例口腔扁平苔藓并伴有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曲安奈德作黏膜下封闭,治疗组在封闭治疗的基础上,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并且给予补充维生素、钙制剂,给予复方铝酸铋胶囊(威安)治疗胃病,配合氯喹、白芍总苷及心理干预治疗,观察各组的有效率及复发率,观察外周血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21.43%,对照组77.78%,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治疗;胃相关性;口腔扁平苔藓

Treating 60 cases ofstomach-relatedclinical experience of oral lichen planus

DONG Yan-Li.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Zaozhuang Metrolips Hospital. ShanDong, Zaozhuang277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themethodof curingthe OLPof the stomachrelativity. Methods 60 OLP patients of the stomachrelativ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group(n=30)andcontrol group(n=30).The control groupwas treated to use 2% lidocainum plus TriamcinoloneAcetonidefor submucosal closed. In a closed foundation,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to eliminate oral and dental partialnegative factors, and given vitamin supplements, calcium preparations, to give Compound Bismuth Aluminate Capsules(Weian)in treatment of stomach, with HydroxychloroquineSulfateTablets, TotalGlucosidesofWhitePaeonyCapsule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o observe the rate of efficient andrecurrenc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peripheral bloo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immunoglobulin.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isefficientfor93.33%, the control group for90.00%.Statistically,there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Follow-up 1 year the treatment group recurrence rate was 21.43%, the control group 77.78%, statistically,there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Therapy; Stomach related; Oral lichen planus(OLP)

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OLP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临床发现,胃炎患者经过治疗,OLP的症状和体征相应减轻。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30例胃相关性扁平苔藓患者采取系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与枣庄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0例OLP患者,且胃病发现在OLP之前(根据患者口述,口腔病损出现在确诊为慢性胃炎之后),其中男12例,女48例,男女比例为1:4,年龄32~72岁,平均45.2岁,病程2个月~2年,病损以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局部伴有充血或糜烂,发病部位以颊黏膜为最多,舌黏膜次之,少数可涉及牙龈黏膜、唇黏膜。活检前1个月内局部及全身均未使用过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制剂,颊黏膜标本49例,舌黏膜标本11例。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方案 随机将60例口腔扁平苔藓并伴有胃病患者按照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2 ml+曲安奈德2 ml在病变黏膜基底作封闭注射,1次/周,5次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系统治疗方案:①口腔局部治疗:清洁口腔,去除牙石及菌斑,调磨锐利的牙尖及边缘嵴,拔除残冠、残根等,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②补充维生素及叶酸:维生素B2 10 mg,2次/d;叶酸5 mg,2次/d;复合维生素1片,2次/d;③补充钙制剂:钙尔奇1片,2次/d;④局部封闭治疗:2%利多卡因2 ml+曲安奈德2 ml在病变黏膜基底作封闭注射,1次/周,5次为一疗程;⑤全身用药:硫酸羟氯喹与白芍总苷联合应用,硫酸羟氯喹(纷乐)100 mg,2次/d;白芍总苷胶囊(帕夫林)0.6 g,2次/d;⑥胃病治疗:复方铝酸铋胶囊(威安)1粒,2次/d;⑦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扁平苔藓患者口腔黏膜长期充血、糜烂者,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可给予制霉菌素5万U/ml混悬液口腔局部黏膜涂布。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免疫制剂。

1.2.2 心理干预方案 OLP的发病有明显心理因素,这类患者除药物常规治疗外,应配合精神治疗与心理护理。研究表明[1]:50%左右的OLP患者有精神创伤史,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自我身心调节后,病情多可缓解,甚或痊愈。因此,制订以下心理干预方案:①首先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人格测定;②通过不同人格类型进行心理治疗;③了解患者对病情的看法及顾虑,了解其各种心理困境;④向患者介绍病情、病因及预后,解除其恐惧及疑虑;⑤进行心理分析,挖出症结,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⑥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镇静药、抗焦虑药。

1.2.3 病理学检查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取活组织标本检查确诊。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的变化。

1.2.4 免疫学检查 所有患者在病理检查确诊OLP后,药物治疗前抽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含量,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在药物及心理治疗2~3月后,再次抽血检测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1.3 疗效判断 参照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评价标准[6]。显效:客观指标,治疗后充血、糜烂完全消失,白色条纹无或轻微;主观指标,疼痛完全消失。有效:客观指标,治疗后充血、糜烂面积缩小,白色条纹减少;主观指标,疼痛减轻。无效:客观指标,治疗后充血、糜烂面积无变化或增加,白色条纹无变化或增加;主观指标,疼痛无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治疗人数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见表1、表2) 治疗组3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系统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经系统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测定(30例治疗组,见表4)。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经系统治疗后,IgG、IgM、IgA的含量均有所改变,其中IgA、IgG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3.1 OL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浅在性皮肤黏膜性疾病。该疾患时发时愈,可迁延终身。目前尚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对所有的OLP都有效,也没有哪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根治OLP[2]。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病因,因此存在着许多关于发病机制的假说[3],它与精神因素、免疫、感染、遗传、局部刺激有关。口腔扁平苔藓与系统性疾病的关系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过去通常认为是胃黏膜有致病菌,1989年Krajden等从口腔中首次分离出Hp[4],拉开了口腔中Hp研究的序幕。近几年来报导人口腔中发现有HP感染的文章逐渐增多[5],侯海童[7]等在牙周炎患者中HP检查的总阳性率为61.02%。近年的研究证明,人口腔中菌斑、唾液中也可培养出HP[8、9],而且与胃内的HP具有相同的形态、生化、免疫学特征。1983年Marshall[10]等在慢性胃炎胃黏膜中培养出HP,许国祺[11]等应用PCR技术对有胃黏膜病理变化的OLP患者进行口腔黏膜的HP检测,证实在OLP损害中HP亦为阳性。苏葵[12]等用枸橼酸铋钾治疗OLP,总有效率为56.25%,进一步证实了胃病与OLP的相关性。

3.2 OLP同时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3]。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说明了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此,在OLP的治疗上我们认为还应进行免疫功能的调节。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强地松、氯喹、雷公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该病,但上述药物副作用较大,不易长期服用。白芍总苷胶囊是从毫白芍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炎、镇痛、抗应激和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14],将其用于治疗OLP后,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白芍总苷同时对肝脏的免疫或化学损伤有保护作用,与羟氯喹合用,可降低其副作用,疗效优于单用羟氯喹。

3.3 口腔OLP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近年的研究表明,OLP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15],同时伴有B淋巴细胞、浆细胞、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缺乏。对于OLP患者体液免疫方面的研究各家报道不一。杨慧[16]等检测OLP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人比较,结果发现,OLP患者的IgG、IgA含量降低IgM含量升高。贺小宁[17]等的研究显示IgG、IgM升高,而IgA无显著变化。从本文治疗前后可观察到IgG、IgA、IgM均发生了变化,说明OLP患者的体液确实发生了紊乱。

3.4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疾病和健康。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情莫不通过人的心理反映到他的身上,引起种种生理甚至病理的变化。因此,临床除药物治疗外,应配合心理治疗。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对每一例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患者的躯体疾病和心理情况进行整体评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全身及心理症状,有利于终止疾病的发展。

3.5 本研究对比了激素治疗OLP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改善全身症状,改善免疫功能,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缩短病程,是一种有效治疗胃相关性口腔扁平苔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87.

[2] 郑春兰.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方法新进展.临床口腔医学杂床志,2006,22(12):754-757.

[3] 李泽慧.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临床口腔医学杂床志,2007,23(7):440-441.

[4] Krajden S,Fuksa M,Anderson J, et al. JClinMicrobiol,1989,27:1397

[5] 胡文杰.牙周炎及胃病患者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49-51.

[6]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口腔扁平苔藓(萎缩型、糜烂型)疗效评价标准.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92-93.

[7] 侯海童,江秋华.236例牙周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口腔医学,2000,20(3):146-147.

[8] 张颖,陆景华.用PCR-SSCP技术检测并鉴定胃黏膜和唾液中的幽门螺旋杆菌.中华内科杂志,1997,36(7):446-449.

[9] 徐明辉,王毓明,顾虹艳,等.用PCR技术同时检测牙菌斑、唾液及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实用口腔医学杂,2001,17(2):144.

[10] MarshallBJ,WarrenJR. Unidentifiedcurvedbacill, inthestomachofpatientswithgastritisandpepticulceration.Lancet,1983,89(1):1273-1275.

[11] 许国祺,张水龙,马菊珍,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扁平苔藓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8,14(3):157-159.

[12] 苏葵,胥红,刘蜀凡,等.枸橼酸铋钾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观察. 口腔医学,2007,27(1):48-49.

[13] 管志江,李辉奉,刘振卿,等.口腔扁平苔藓浸润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7, 13(3):139-141.

[14] 蔡华雄,孔祥波,朱越广,等.帕夫林联合确炎舒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初步观察.广东牙病防治,2003,11(3):163-165.

[15] 于世风.口腔组织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0.

[16] 杨慧,刘宁.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临床口腔医学杂床志,2001, 17(3):217-218.

[17] 贺小宁,保继荣,敏,等.口腔扁平苔藓与免疫球蛋白关系的初步研究.宁夏医学杂志,1999,21(5):274-275.

上一篇:脑外科手术用薄膜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白细胞和血糖监测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