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前景

时间:2022-09-29 06:56:51

浅析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前景

摘 要 2013年是中欧建交的第38个年头,中国和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所以从经济外交视角考察双边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发达国家中,欧盟是与我国关系最为稳定、成熟的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未来中国与欧盟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与发展必将对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必须重视中欧经贸关系,从政策上改善中欧贸易发展的环境,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欧经贸关系 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建立

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11月1日,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

二、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上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欧盟早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总值为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2012年1至2月,中欧双边贸易额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7%。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是适应双方长久经济利益的,“双赢”给双方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还大大促进了中国与欧盟在各个领域的融合与交流。

中国与欧盟建交的30多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著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截至2012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超过36000个,实际投入785.4亿美元。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渐渐走出国门,开始在欧盟国家进行投资创业。虽然,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有限,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但是双方合作仍然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三、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前景

自1975年5月6日建立正式关系以来,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不仅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中国和欧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2013年是中欧之间合作的一个新起点,中欧关系面临着新的机遇,合作前景非常广阔。首先,2013年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第三个年头,中国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欧盟的“2020发展战略”也提出要进一步寻求提高欧洲经济竞争力的途径。无论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还是欧盟的“欧洲2020战略”,都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这些将成为中欧双方长期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欧双方在政治和政策上的积极成果给中欧经贸关系的正常和健康发张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其次,经济利益和相互需求的增长是今后中欧关系保持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讲,中欧双方的外交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共赢的经贸关系基础之上的。进入21世纪,中欧关系的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双方关系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欧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利益是相互的、长久的、双赢的。再者,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欧债危机的国际环境下,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机会增多。例如中欧在重大项目上的合作,如核能、航空、航天、智能电网等对彼此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合作,进一步推动双方经济利益上的结合和技术层面的交流。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欧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欧盟的需求相对减少,出口萎缩,将严重影响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将加剧。这虽给中欧经贸关系带来不利影响,但中欧双方未来关系的发展主线仍是健康、长久、持续的。

在中欧建交38年后的今天,中欧双方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成果与突破都是显著的。我们之所以对中欧关系的前景深具信心,就是因为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中欧的共同利益在扩大,在全球事务中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基础在巩固,合作交流在加强,这正是中欧关系阔步走向美好明天的强大生命力所在。展望未来,我国应继续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指导,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巩固、扩大和深化与欧盟各个层面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提升欧盟在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中的地位,全面提升中欧双边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的质量与水平,促使中欧经贸关系双向互利、合作共赢,使双方向更为成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步迈进,进而巩固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全球格局。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法学院 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永福.发展和深化经贸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华网.2005.

[2]金大龙.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当代世界,2006(12).

[3]裴长洪.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经济研究,2005,(09).

[4]张谊浩,陈柳钦.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04,(01).

上一篇: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公众参与和政策学习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