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项针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

时间:2022-09-29 05:37:56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10-01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病因不明,突然发生的感应性神经性耳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采用电项针结合穴位注射对92例突聋患者进行治疗,并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对治疗前后的听神经功能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1年8月―2012年9月50例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哈尔滨市第九医院针灸科及康复科门诊的突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平均(42.59±4.21)岁;双侧18例,单侧32例(其中左耳18例,右耳14例)。病程1天~3个月,小于7天就诊者38例。未经任何治疗10例,其余人均经过西医多种方法治疗疗效不佳或反复发作者。

1.2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突聋诊断标准[1]。

1.3 排除标准:1、神经系统检查见局灶阳性体征(除眼震外);2、颅脑CT或MRI见梗死或出血灶;3、听神经瘤。所有患者均自愿选择治疗前后进行BAEP测定。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供血:风池下1.5寸,平下口唇处。耳门、听宫、听会。

2.2 操作方法 电项针:取双侧风池、供血穴,25mm×40mm毫针刺人25mm,连接KWD808 II型脉冲电针仪,正极连接风池穴,负极连接供血穴,选择疏波,电流量达到头部轻度摆动且患者能耐受为度。

2.3 观察项目BAEP检测方法:BAEP采用美国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记录电极置于头顶, 参考电极置于同侧耳后乳突, 短声双耳click刺激,强度为78dB,脉冲宽度0.1ms,对侧耳加用39 dB的白噪声掩蔽,刺激速率为10Hz,分析时间为10ms。记录Ⅰ、Ⅲ、Ⅴ波潜伏期(PL)。

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以表 ±S表示。

3 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BAEP比较 见表1。50例患者治疗前BAEP检测异常率达100%。治疗后Ⅰ、Ⅲ、Ⅴ波潜伏期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在3d内听力急剧下降,确切病因不明确,目前认为内耳微循环障碍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其损害主要在听神经外周段。BAEP能从电生理上早期反映听神经至脑干的传导功能的异常,对指导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很大的帮助[2]。祖国医学将突聋归属于“暴聋”范畴,病机责之于风邪致聋,肝气厥逆致聋,或热邪上扰致聋,气滞血癖致聋等。风池、供血穴深层有椎动脉,针刺后加用电流刺激,电针可以在电流的作用下使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从而形成有效的侧支循环,进而使内听动脉血流增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突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7;32(2): 72

[2] 曾国华,罗霄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突发性耳聋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 11(7):112-113

作者简介:

刘成德(1953-,男,高级实验师,从事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及研究工作。

上一篇: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体会 下一篇: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