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实习带教体会及对教学改进的建议

时间:2022-09-29 03:58:57

临床麻醉学实习带教体会及对教学改进的建议

摘要:临床麻醉学是一门研究将麻醉学的理论与技术用于消除手术导致的疼痛和不适,监测并且调控病人生理机能,为外科手术和疾病诊治提供良好条件,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和术后顺利恢复的学科。临床实习是麻醉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总结了笔者多年来的临床麻醉学带教体会,并针对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供今后在教学中参考。

关键词:临床麻醉学;临床带教;教学改进;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31-02

临床麻醉学包括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治疗、心肺脑复苏和疼痛治疗等内容,麻醉科工作范畴不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1]。不断培养麻醉专业优秀人才,提高麻醉质量、手术质量,为手术期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质量保障,是每个教学医院麻醉科医师的职责[2]。本文就麻醉学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今后在教学中参考,从而提高临床麻醉学的带教质量。

一、临床带教中的体会及存在的问题

1.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麻醉科是这些工作的承担者之一。近年,麻醉学硕士研究生、规培人员及进修学习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加之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这些人群学习背景不同,来源地不同,因此,需针对不同实习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基本情况,制定出“大同小异”的带教计划。

另外,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麻醉专业实习生应完成的学习目标有:麻醉前访视及用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制定麻醉计划;麻醉实施及术中管理;掌握麻醉特色技术;心肺复苏;使用麻醉设备及处理一般设备障碍;术后镇痛[3];培养沟通能力。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喜于交流的积极性。指导老师需“因材施教”,耐心指导和帮助学生去实现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定期抽查、考核。

2.理论结合实践,重视实习思想的转变。(1)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之间时间跨度大,而麻醉专业的实习又是一门对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的临床学科。因为理论学习阶段的操作对象多停留在模拟设备,所以学生刚开始实习时,好奇心和新鲜感会导致学生爱动手,重操作,但不能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甚至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的操作。(2)加强医德教育。树立“厚德载医”的医疗观念,把医德教育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全过程[4]。进入实习岗位,要尽快转变思想。在实习的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麻醉科医师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关爱患者,设身处地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老师应以身作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例如进行访视或检查时,态度和蔼可亲,微笑面对,首先做自我介绍,如:您好,我是您的麻醉医生,现在来了解一下您的情况。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做耐心解释,消除患者手术前顾虑。在临床医疗操作的过程中,从患者身上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通过医学生与患者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临床实践的目的。

3.强化岗位责任感,培养临床应变能力。(1)增强老师的带教意识,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感。“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都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热爱医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学生刚进入实习岗位,对临床比较陌生,会感到胆怯甚至无从下手,作为带教老师应富有责任感,耐心指导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也存在有些带教老师并不愿意接受教学任务,不主动带教或者敷衍了事的现象,甚至有的带教老师把学生当作“跟班”,让学生做自己的私事,或单纯地从事麻醉病历书写、开处方等辅助工作,而不进行临床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恶劣的影响,容易使学生积极性受挫。(2)就业和考研也对临床实践教学产生很大冲击[5]。许多医学生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选择继续读书,必然导致精力分散,不能安心实习。特别是在实习后期,学生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或招聘会,个别学生甚至以考研、找工作为借口,迟到、早退、旷课,实习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有必要增强老师的带教意识,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要求学生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确实要离开时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只有处理好学生的实习与升学或者找工作的关系,才能保证实习质量,又能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冷静果断的职业素质。麻醉学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操作风险高、对设备依赖程度大。麻醉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情况复杂的手术患者和需要急救复苏的患者,许多异常情况可能随时发生,这就要求麻醉医师除了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临床业务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由于实习生对临床的操作训练较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指导老师耐心引导他们,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及职业素养,强化临床操作训练。

4.重视麻醉安全教育。麻醉技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麻醉安全问题是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麻醉医师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麻醉安全意识。反对“重操作”、“轻管理”现象,即把兴趣或者重心放在麻醉实施上,而疏于监测和术中管理病人。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时刻对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麻醉过程中严禁擅离职守、严禁看书玩手机。

二、对教学改进的思考和建议

1.集中授课,全面了解基础理论和技术。采用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麻醉科的规章制度、工作范围及人员安排等等,让学生尽快适应科室的学习和工作,实现实习思想的转变。

针对不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学生,我们还安排了麻醉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麻醉前访视及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常用物的选择和使用、常用麻醉方法的实施、麻醉基本操作、麻醉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等,使学生能尽快熟悉相关专业基础及临床理论。我们在工作前可以指定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复习,在工作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通过临床实践再进行深刻讲解。这样有利于同学们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已经掌握的麻醉理论,提高麻醉质量。上述措施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健全临床带教组织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依赖健全的临床带教组织、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形成分级带教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置监督制度及考核奖惩制度。首先为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制定固定的指导教师,由院内科教部门监管,把临床带教纳入医院的年终考核体系,并安排一名督导老师专门对带教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学生所在科室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医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考评,评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强临床医生的带教意识。

3.临床麻醉学技能示范教学。针对刚进入麻醉科的实习生,绝大多数人未进行过临床麻醉相关的操作,难免产生畏惧。指导老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临床麻醉学教学示范,重要操作可手把手进行示范,并细致地介绍操作过程、操作难点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另外,在临床教学结束后,老师要布置一些讨论作业,要求他们利用课本、文献、网络等查询相关信息,再抽出一定的时间对病例进行讨论。讨论的同时,结合临床病例,能够达到加深学生印象、强化理论的效果。经常组织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教学示范中学到的东西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另外,营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4.应用现代设备、多媒体等优势教学。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可以更多地应用影像、动画、挂图、模拟教材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感官感受,给学生以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实验室的气管插管模型、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技术、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实施等,使学生对麻醉前沿的发展有一定了解,而且增加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现代化麻醉的魅力。

三、结语

必须高度重视临床实习质量,并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麻醉学科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秋峰,袁红斌,蒋京京,叶军青,石学银,王来根.麻醉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4):261-261.

[2]张蓬勃.麻醉学科临床带教体会和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61-963.

[3]叶茂,徐颖,柏林,徐红珍.麻醉专业毕业生的技能目标与实现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4,3(2):48-49.

[4]秦华东,李传乐,李强.在临床教学中的加强学生医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81-82.

[5]郭玉雁.新形势下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26(6):2-3.

上一篇: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要点 下一篇:功能材料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