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表达,学习表达方法

时间:2022-09-29 03:21:42

关注文本表达,学习表达方法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 标准 》)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表达情意的基础上,揣摩、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基本方式方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小学阅读教学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表达的情意,而忽略了指导学生去体会、学习、运用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表达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关注文本表达,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导致尽管学生学了不少的课文,但总体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不高的现状。

基于《 标准 》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学习语言表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注学习文本句、段、篇的表达形式

小学低年段关注学习句子的表达形式,中年段重点关注学习句群、段的表达形式,高年段重点关注学习篇的表达形式。

1.一年级关注学习句子的表达形式

(1)关注学习陈述句。陈述句的基本句式是“谁做什么”。①介入“怎样的”。例如,我开心地去买东西。②把“地点”介入。例如,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③方位、地点前置(逗号、句号的使用开始渗透)。④介入时间。例如,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⑤时间前置。例如,什么时候,谁做什么(积累表示时间的词)。⑥把时间、地点同时介入句子里。例如,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⑦时间前置,把地点留在原位。例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以上每种句式训练结合扩句练习把时间、地点同时介入句子里。例如,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关注学习疑问句。疑问句有三种形式:①疑问语气+疑问词;②疑问代词+疑问词;③“肯定+否定”表示疑问。

(3)关注学习感叹句。感叹句的两种形式:①“感叹词(句首或句尾)+!”;②表示程度的语气副词(真、太)。

(4)关注学习祈使句。祈使句的两种形式:①无主句,例如,禁止吸烟。②学会使用敬辞,构成祈使句。例如,请爱护树木。

2.二年级关注学习复句

(1)关注学习连贯句式。①动作行为的连动(几个动词)。例如《 笋芽儿 》中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②复杂的动作行为连动。用两句话,中间用逗号(出现复句)。例如《 难忘的泼水节 》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着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③连动的主体变化(即主语是两个的)。例如《 雷雨 》中“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④用连贯的几句话说清一件事的过程。⑤在动作行为连贯表述时加入关联词(先……再……接着……随后……)

(2)关注学习并列句式。最简单的“有”字句。①有……有……还有……例如《 荷花 》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有的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②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3.三年级关注学习句群(段)的表达形式

(1)关注学习连贯句群。①动作行为的连动。例如《 燕子专列 》中“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②时间的跨越。③事物的演变。④思绪的延伸(片段,把思考的东西表达清楚)。⑤事理的推论。⑥对话。第一,对话的形式:用对话说一件事。第二,语言的繁简长短。第三,提示语的作用。第四,提示语不同的位置以及它的作用。

(2)关注学习并列句群。①“有”字句的变化。②铺叙。运用几种修辞:反复、排比、一本多喻,使铺叙的语言表达形式丰富。

4.四年级继续关注学习句群(段)的表达形式,过渡到篇的表达形式

(1)关注过渡:①过渡的形式有过渡句、过渡段。②过渡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使文章的情意保持连续。

(2)关注学习文本的开头:①开门见山。②交代背景。③概括性。

(3)关注学习文本的结尾:①总结性。②抒情性。③留白(只阅读理解,不作表达要求)。

5.五、六年级关注学习篇章的表达形式

小学课文的文体通常有三类:一是记叙文,二是说明文,三是诗歌语体。小学课文所涉及的表达方式大致是叙述、描写、说明和抒情(偶有议论)。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文章,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对表现人物情感和凸显主题的作用,进而掌握不同文体中常用的基本的表达方式。

(1)记事为主的文章。第一,要关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感知文章的内容。第二,要关注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先后、地点转移等),关注文章的层次结构。

(2)写人为主的文章。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人离事不活,事离人不转。”它们的区别在于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记事的文章着眼于记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在写人的文章中写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因此,在阅读写人为主的文章时,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要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关注文章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个性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3)参观访问记、自然景象描写、周围环境描写三类文章。关注作者写景的顺序(空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推移顺序、景物不同类别等),理清文章的层次。关注作者是怎样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4)状物为主的文章。关注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关注描写顺序,关注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

二、关注学习文本语言的应用

《 标准 》要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体会其表达效果”。只有悟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学生自我表达的内涵才能不断丰富。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第一,从意义精当的角度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即作者词句表达准确、鲜明、简洁、生动、新颖等。

第二,从色彩鲜明的角度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即语言的感彩。语言的感彩能反映作者对所述事物的态度和情感(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当然,有些词语的感彩是鲜明的,有些词语本身不带褒贬色彩,必须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才能体现,教学中教师须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去辨析和体会。

我们必须认识到,向作者学习表达的过程是逐步树立“语文阅读意识”和形成“语文阅读策略”的过程,即从汉语学习的特点出发,在提炼文章重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敲词、句、段的结构,以及词、句、段的组合与文章主旨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要读懂作者说了什么,更要知道作者是怎么说的,以及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作者单位:平南县平南镇中心小学 ,广西 平南,537300)

上一篇:批评不留痕,润物细无声 下一篇: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