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29 03:15:10

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是衡量建设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要切实加强建设工程投资管理、严把设计、招投标和竣工结算关等重点环节工程造价的控制,并在工程造价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合理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是完全可行的。本文探讨了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策略

一、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的好坏体现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者的水平,对建设方而言,又决定着一个建设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建设资金,可以使投资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

1、 筹资费用过高造成工程造价增加。建设方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其产生的建设期贷款利息作为投资费用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工程造价,特别是近几年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更加大了建设方的建设成本。

2、 地质勘察不充分造成工程造价增加。设计前地质勘察不充分,实际地基承载力与设计的结构物不符或者深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溶洞或地下文物,造成停工、基坑再处理或结构物基础类型改变,都将抬高工程造价。地质勘察不到位,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给建设方带来损失。

3、 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增加。一是设计过程中考虑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造成设计概算超过投资估算;二是由于设计深度不够或计算失误,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物已建成时发现结构物受力不足,致使已建部分结构物报废等质量事故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4、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增加。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增加的原因很多,如:异常恶劣天气造成已建工程及工程材料、设备的毁损;工程变更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维修;主要材料的超预期上涨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等。

三、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策略

1、 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都严重影响着项目的工程造价。在研究建设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的时候,尤其是在建设地区和厂址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和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等方面,更是与工程造价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应严格控制好上述一系列影响因素,从而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提高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的估算准确性,与此同时还要提出风险应对及防范措施。因此,为防止工程造价被过分高估,要努力做到全面、准确、合理的估算。

2、 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在建设工程的设计阶段,本文推荐以限额设计的方式,引入合理的招标机制,通过择优选择有利于成本控制的方案,有效降低工程各项支出,为建设方节约成本、创造效益。具体的方法是: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进行公开招标,吸引具有相应资质的多家设计方,通过对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择优选取合理的设计方案。这种模式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水平、尽量避免由于初期设计不当而引发的方案变化,以专业化的人员和方案,在缩短设计周期的同时,加强对工程预算准确性的控制,从源头杜绝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在设计阶段,还应该引入限额设计理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与施工企业水平的条件,在工程的初期就制定目标限额,使工程一方面能够符合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完全满足建设方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结合造价工程师与设计工程师的力量,共同通过投资分析和设计方案的拟定,详细计算建设工程的具体造价,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

3、建筑工程招投标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时,工程建设方首先要认真组织编制招标文件。一般工程招标包括施工招标和设备材料招标两个方面,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了工程施工招标的原则和程序,对施工招标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规范和指导,并对工程从报建到签订合同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范。由于招标文件属于合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同时也是招标单位进行招标以及与工程建设方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工程建设方在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时,必须做到准确严谨,对招标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要进行详细的说明,避免出现由于招标文件不严密引起的纠纷和争议。此外,严谨的招标文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工程竣工后的索赔事件发生。

其次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规范化管理。施工合同是工程完成后办理结算、拨付工程款以及进行索赔的重要依据,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控制以及造价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工程建设方在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时要谨慎小心,尤其是利用费率形式的招标中,需要明确建设方与施工方各自具有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等。可以说合同的签订对于建设方和施工方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工程建设方也可以通过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方式来进行下面的工作。第一,可以委托具有招投标资格的造价咨询公司来代替业主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写与,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资格预审条件、评标细则等进行制定,并对投标单位进行相应的资格审查,择优选择施工和监理单位。第二,对工程招标控制价及工程量清单进行编制,并对编制的招标控制价进行审定与备案,最后开始招标。

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将设计转化成实物的阶段,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最为有效的一个阶段,也是确定最终工程造价最为原始和基本的依据。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应该充分体现“严、细、准”的特点。所谓“严”就是指对签证关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签证是对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同时还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所以应该对签证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签证要及时,防止施工单位出现巧立名目、以少报多的现象出现;而“细”主要是指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应该细致认真的工作,对于工程中各种细节部分的尺寸、部位要进行仔细的记录,必要时可以通过留存影像的方式作为记录,从而有效地避免在结算时出现漏项或错算的现象;“准”主要是说工程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日志、现场签证以及索赔申请等进行准确的审查,避免在结算时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

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长期以来,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核定工程造价的计取依据,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核对合同条款,审核竣工结算编制范围。在审核中,应依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核对;二要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与价款结算方式。竣工结算要严格按照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计价依据和方法进行计价活动;三要严查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必须要有设计单位的通知单并加盖公章,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并签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采取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并实施动态管理, 才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达到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卫军.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0(3).

[2] 李哲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8).

[3] 续文华,王艳艳.基于全过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13).

上一篇:试论城市规划与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 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技术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