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9 03:10:24

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语言技巧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教材规定的阅读课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词汇、语句以及语篇各方面来积累,逐步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策略

阅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是我们生活中获得信息知识的基本途径。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阅读占很重要的地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英语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语言技巧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教材规定的阅读课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词汇、语句以及语篇各方面来积累,逐步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培养一定的阅读兴趣是引导学生爱好阅读的内在动力。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需要在学生主动与积极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和引导学生。如在选择一定材料的时候,尽可能找那些内容有趣、难度适中、适合学生口味的阅读材料或选择一些可读性、趣味性、时效性较强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如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阅读中来。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外兴趣阅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可以不给学生太多的阅读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一种压力和任务相对较小的氛围下,完全根据个人爱好与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二、有效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是提高英语阅读的基础和前提。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词汇量过于狭窄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就受阻,难以理解作者的本意。所以,英语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词汇量不断扩充的过程。除了让学生尽量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扩大课外词汇,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告诉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利用上下文或英语词汇的知识来猜测或判断生词的意思,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学习法:下定义法、上下文法、同义法或近义法、反义词法以及词缀法、复合法、转类法、拼缀法、截短发、首字母缩略法和逆生法等。在日常的词汇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的安排,让学生掌握新词的意义和构词法,有效地习得词汇和扩大词汇量。

三、进行科学的阅读技巧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及技巧。首先,学生要掌握略读技巧。略读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文章大意,而不需要掌握细节。所以,在这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读文章的首段和末段,通过找出主题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关键词和主题句中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其次,在略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与细读。细读和精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识别文章中的重要语法、句子结构以及段落大意。为了提高精读效果,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查找,如以who,what,when,where,why,how开头的问句,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培养学生对英语作品的鉴赏能力。第三,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猜测词义。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或整句话的意思,利用构词法和语法知识来达到猜出词义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根据定义线索去猜测生词的意思,让学生不要纠缠于每一个词语的意思。一般来说,陌生词的附近总会存在一些相似或相反的表达或重述的部分。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在阅读时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猜测词义的方式达到对文章的理解。第四,开展英语快速阅读。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训练以下两种快速阅读方法:一种是略读,另一种是查阅式阅读,也称跳读或寻读,就是一种选择性阅读,用以寻找所需信息,目的不是获取材料中的所有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四、优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

其次,注重基本语法知识的指导,引导学生分析长句与难句。在英语阅读中,学生通常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对长句与难句的理解,因为长句、难句的语法结构相对复杂,语意难懂,即使学生认识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也未必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所以,科学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结构,掌握句子的准确含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采取合适的阅读教学模式。按照现行教材与大纲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教学模式可以重点围绕以下几点来开展:①以积累词汇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乃至课外的阅读实践中,碰到一些生词(下转48页)(上接47页)可以通过记手抄本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有针对性地记忆。②以熟悉文章结构为主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文章的结构、写作思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无疑是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外文文献,由于写作思路的差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按照思维定势对文章内容曲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以文章结构为主的阅读教学训练。

五、不断积累语境知识

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个较明显的问题是一篇文章既没有生单词,结构也清楚,但是还是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这时的理解困难可能是由文章的语境引起的,也就是文章事件发生的背景,如时间、地点、历史或社会环境,等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把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与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不利用已有知识,阅读是无法完成的。已有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常识,另一种就是语境或背景知识,即学习者对文章所描写的具体事项或事情的熟悉程度。其实,阅读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通过阅读,学习者可以获得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政治经济、体育,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文章,从阅读中接触英语文化,积累知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看些国外的电影、电视,以接触、体验异国的风土人情、历史知识,为阅读理解积累背景知识。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如阅读中积极主动地把从文章中获得的知识与自己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的习惯。对学生不熟悉的阅读内容,教师要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或引导学生自己搜索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中学英语教师应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改变过去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下一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