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9 01:12:00

关于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中的地理教学想要做到生活化,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地理知识和日常现象进行结合,精心地设计,促进学生有效快速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开展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地理这门学科充满无限的活力,丰富教学的手段。本文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地理生活化学的理论基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且提出了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1-02

任何学科都或多或少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学科是由存在于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建立的,人的生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生活性。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它的身影。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业生产需要地理知识,国防建设、外事活动甚至对外贸易均离不开地理知识。由此,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生活活水,是时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与大家分享。

一、借助乡土地理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名着《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大自然是学生美育的重要源泉。”我们现在的德育的基础内容都是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美好赞美之类的,在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花草树木、风霜雪雨等都能帮助我们强身健体。自然现象变幻莫测,让人找不到规律,这就是训练思维、观察能力等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学生身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泉一空气都是学习地理的极好资源。学生最初的地理认知便是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与接触,以乡土地理中的环境资源为基础,进行地理学习与能力训练,是让新知识快速构建的有效方法。课堂运用实例:本地土特产及形成原因(土特产品种,上市时间及生长需要条件,农业生产活动);本地房屋建筑、服饰文化(乡土自然及人文环境)、旅游景点类型观赏(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形成);本地博物馆、科技馆等的参观(了解自然、人文、科技文化)等。

二、运用生活实例

一堂生活化的高中地理课堂,通常应由一段与所学地理内容相关的时政热点事件、国内外地理趣闻、学生经历的趣味事件、脍炙人口的歌曲开启。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效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地理不再是讳莫如深的空洞字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营造出了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从宇宙看地球”这一单元时,针对学生对外太空的好奇,我先运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则时政材料导入新课:2015年9月16日央广网讯,据国防科工局的公布材料,中国探月工程未来几年会有许多的大动作。像“嫦娥五号”可能会在2017年发射,而“嫦娥三号”的备份“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有可能在2020年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接着我向学生发问:“同学们,对于在地球上永远无法看到的月球另一面,你好奇吗?地球、月亮、太阳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今天就让我们开启奇妙的宇宙之旅,探寻星月的故事。”这样的生活化导入,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地理与生活的沟通搭起了一座便桥。

三、进行生活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现在的高中地理课本已经充满了生活性,但仅仅通过生活性强的薄薄的课本就想让学生学好高中地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学好不是简单的知识复述,而理应是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要做到学以致用,必要的生活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高中生不比大学生有时间、有想法,他们面临高考,思想也不很成熟,这对我们高中地理课的生活实践活动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占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高的成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常可以开展的生活实践有调查走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公益宣传反思感悟;标本采集小组讨论深化感悟等。例如,在学习了“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这一单元的内容后,我便布置开放性的小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综合分析本地地貌、降水量、河流等数据的基础上,用小报告的形式,说明当地的气候类型。明确要求不能直接得出结论,而要有分析论证的过程。这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的媒介素养,提高了他们综合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在学习了“环境污染与防治”这一选修单元的内容后,我则安排调查你所生活的小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针对你所发现的问题,写一份《告全体居民书》的倡议或者建议案,张贴到小区醒目位置进行环保宣讲或发给相关的部门,这加深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规范了学生行为,有益于社会。

四、加强诱导启发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总之,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同时,可以降低他们对地理恐惧的心理,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善于挖掘,将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引入地理课堂中,真正搭建起生活与地理之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地理,学地理后生活更美好。

上一篇:新课标视野下数学实际应用教学的再认识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