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化资源,做强邵阳旅游

时间:2022-09-29 01:08:53

依托文化资源,做强邵阳旅游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旅游热潮席卷全国,旅游经济飞速增长,各地纷纷进入了开发旅游的高潮期,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但旅游开发中的“浅层”产品问题也日趋突现,并已开始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最突出的表现则是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点在邵阳旅游发展表现尤甚。对此,有识之士早有所悟,提出了“文化旅游”、“深度旅游”等开发理念,但如何落实于开发实践,特别是如何将文化资源深入的旅游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已成为邵阳旅游与文化有机融合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邵阳旅游 文化资源

一、邵阳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1、遗产文化。有世界自然遗产山,有9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5个。

2、自然山水文化。代表的有奇山:山、南山、云山等,有秀水:资江、扶江、白云湖等,有怪洞:龙眼洞、玉女岩、白龙洞等,有神瀑:白水洞瀑布、旺溪瀑布、六鹅洞瀑布等。

3、名人文化。代表的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有民国开国元勋蔡锷、有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有乒坛皇后邓亚平等。

4、宗教文化。代表的有道教六九福地云山,有湖南省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玉清宫,有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白云岩、云霖寺等。

5、民俗文化。代表的有覆盖全市的梅山文化,有隆回的傩文化、花瑶的民俗文化,有绥宁城步等地的巫文化、苗文化、侗文化等。

6、红色文化。代表的有城步老山界,绥宁邓小平抗战指挥所,第一届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之处――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等。

7、饮食文化。代表的有中国卤菜之都武冈的卤菜,苗族自治县城步的油茶等。

二、邵阳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体现

1、资源丰富,品质优良。邵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现有350处旅游资源,优良级旅游资源199处,包括五级旅游资源7处,四级旅游资源39处,三级旅游资源153处。旅游资源品位高,有世界自然遗产、部级4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山,有城步两江峡谷、武冈云山、新宁舜皇山、新邵龙山4处部级森林公园,有部级自然保护区绥宁黄桑,有南方最大的高山苔地草原南山,此外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

2、特色鲜明,不可替代。邵阳自然景观独特,新宁山是世界丹霞的模式地, 地质专家盛赞这里是“丹霞之魂,国之魂宝”,是资源品质最佳,分布面积最广,观赏价值最高的丹霞地貌;城步南山有着南方的“呼伦贝尔”之美誉,是南方最大的高山苔地草原,被喻为“离天最近的草原”;绥宁黄桑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称为“世界神奇绿洲”; 武冈云山是道教的第六十九福地。邵阳文人名士荟萃,魏源、蔡锷、贺绿汀等近现代名人故居及历代名人留下的各种遗迹遗址在邵阳星罗棋布,提供了名人文化旅游的最佳载体。此外邵阳的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滩头年画被首批录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展”中荣获银奖。

3、互补性强,相得益彰。境内资源组合较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红、绿、蓝、古、俗等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如城步,不仅有自然景观独特的南山、生态保护完好的两江峡谷,还有民俗独特的长安营侗乡,红军长征的老山界,风光秀丽的白云湖,让人震撼的玉女溪瀑布等,仅一个县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品类。如单体景点魏源故里风景区,就集湖光山色、文物古迹、民间文化、民俗风情于一身。

4、风情浓郁,民风独特。邵阳市传统文化独特性和亮点多,梅山文化、隆回的傩文化、花瑶的山歌定情、送伞订婚、成婚打滔、打泥还家等奇异风俗、绥宁城步等地的巫文化、苗文化、侗文化等均充满了神秘色彩。

三、邵阳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一是散落在全市各个角落,包括历史的、人文的、民俗的、生态的等等资源发现了解掌握的不够,文史资料搜集整理的不够;二是旅游与文化契合不紧密,文化优势没有通过景点展示出来,给旅游者以景区缺文化、名胜少历史的印象。

2、文化的展示方法不够多元。一个方面就是文化体现,就旅游目的地发展而言,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模仿之风大盛,忽略了自身的文化优势,抹杀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文化的现有展示方法不尽人意,对文物古迹介绍不够充分,陈列消极被动,就景观景,隔断了游客与文化之间的亲近性。

3、文化的保护不够到位。一是在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中,有些城市拆掉旧街区,建设仿古街,还自以为得意。殊不知,一流的赝品还是赝品,二流的真品永远是珍品。二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重视度不高,事实上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活文化的保护,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对文物古迹这类物质遗产的保护。因为传统文化与活文化是依托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消亡的危险极大。

4、文化的开发利用不够科学。一是文化含量高的旅游项目少,很多地方还处在卖资源的“浅层开发”状态。二是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不足,对现有旅游资源把握不够;自然景观缺乏特色,游客一般流于走马观花,而无文化收获之乐。三是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还不明朗,旅游商品品种单调,产品雷同,文化含量低,艺术品位不高,在品种、特色、数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四、邵阳文化旅游发展需做的努力

1、全面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做好三件事:一作为旅游部门要积极与文化部门合作,寻找当地传统遗存,理清我市的地脉、文脉,通过各种形式,把本地文化精髓系统整理出来。二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作一个评估,评估哪一些资源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评估哪些资源是有国内影响力的,哪些资源是唯一的、独特的。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我们需要塑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出来,形成多品牌支撑的局面。三通过定期不定期举办摄影、书画、征文展、旅游文化节会等,把历史的、人文的东西有计划地挖掘出来。或通过与学会、研究机构、媒体合作,以举办高层次的主题论坛等形式,从更广更高的角度,策划文化旅游的新表现形式,如遗产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问题的探讨,让更多的眼光聚焦邵阳旅游。

2、坚持科学规划,实施深度开发。搞好科学规划,是促进旅游文化发展壮大的前提。坚持对文化旅游进行科学规划,邀请权威部门、高端专家学者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必需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较好的兼容性,注重与景区、城市、农村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有机衔接,成为邵阳市旅游文化发展的依据和蓝图。按照这些规划,邵阳将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一流文化景区为载体,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旅游企业为支撑,努力把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撑产业,实现世界级旅游文化资源向世界级旅游文化产品转变、旅游文化景区向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转变。

3、加大保护力度,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保证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大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首先政府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资金保障地开展文化旅游资源保护,通过“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市场”,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促进文化创新。其次要有方法地引导和指导当地群众主动参与保护,让保护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百姓的日常行为中,在社会营造浓厚的文化保护氛围。最后要通过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循环经济构建,使全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资源保护的益处,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重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找准四个突破口:1.世界遗产仍然是文化旅游产品的根基,抓住文化之魂,深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 2.旅游演艺是旅游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形式,它给旅游产品赋予了创造性的文化元素,同时能大大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3.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促热旅游目的地,电视《乔家大院》带热了山西游,电影《非诚勿扰Ⅱ》又带动了三亚游,这都是成功的范例。4.将文化旅游产品向教育旅游产品拓展,打造夏令营、休学游等教育旅游产品也是拓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一个方式。

4、加强区域协作,实现优势共享。各区域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的差异,各方在旅游协作中获得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样,在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各地只重视本地旅游发展,而忽视对整体的合作。邵阳旅游发展包括以山为龙头的西部生态观光旅游、市区为中心的东部商务休闲旅游和以花瑶为核心的民俗旅游三部分。其中山知名度较大,发展势头良好,是邵阳重点推介的旅游景区,但以自然景观占绝对优势,人文景观比例相对较小,资源文化内涵相对不足,吸引力有限。而市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花瑶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两者都可对山的旅游做到补充,合作形成观光与休闲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格局来看,邵阳旅游更应主动对接大湘西旅游圈、大桂林旅游圈,实现对其它相对成熟旅游区的优势共享。同时在旅游推介初期,多地绑在一块,有利于旅游的推介,把遗产文化、旅游演艺、民俗小吃、温泉度假完美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游客在这里的过夜比例。

四、邵阳文化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实现“三个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政府的支持在财力上是有限的。而有时政策比资金更重要,体制机制的创新比资金更重要。我们在管理机制上要打破现在的景区条块分割、多元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

2、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企业与金融部门开展合作。成立邵阳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全面整合资源进行银企对接。

3、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市财政应拿出发展文化旅游的专项引导资金,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投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做好两个加强:

1、加强对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旅游管理者是旅游文化的培育者,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业素质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旅游活动的质量。

2、加强立体宣传。可采取传统宣传方式,如向客源地投放电视、报纸广告,举办特色节庆、专场推荐会等,也可以利用新兴媒体进行推介,如利用飞机、火车车载刊物,公共汽车车载电视、网络等,这类煤体推介费用成本相对较低,受众面广,往往能够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上一篇:以制度为基础 激发文体活动生机与活力 下一篇:提高中青年干部能力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