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高中古诗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时间:2022-09-28 11:13:34

结合高中古诗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古典诗词教学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效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古典诗词的文化熏陶,会欣赏研读古典诗词,提高古典诗词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中国的古典诗歌作为特有的文化载体,蕴涵着博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充分发挥古诗词对高中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特别是发挥其对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是古诗词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古诗赏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是高中生成长发展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感知力,指的是通过对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有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的把握领悟,从而产生愉悦的一种能力。初步培养起来的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知觉出语文中美的表现和美的韵味,形成审美注意,进入到审美欣赏活动状态中。同时,审美感知力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对语文内容的领悟。

在诗歌教学中,首先以审美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欣赏诗歌,在感受欣赏中体会诗情、诗意和诗味,让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感受诗歌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一首诗就是一次心灵的探险,一次情感的体验。此外,大量地阅读古诗词也会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形成。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共通的模式,意象的形成有共通的模式,学生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规律,正确地感知充满美感的意象。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文学作品创作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艺术反映的活动,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首首古诗词正是作家对当时的境况、情绪、心灵、情感、记忆以及想象等诸多方面的反映,而在进行构思中,想象和情感是作家在创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样,要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也需要想象力。古诗词中有许多篇目在表达中留有大量的空白,这种空白一方面使诗歌产生丰富的含义,另一方面,也使阅读者拥有大量想象的空间。古诗词讲究意境,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通过对意境的认知和理解,调动自身的审美体验和生活阅历,融入每一首古诗词各具特色的审美想象空间,感受诗歌独特的审美特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就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意味、或艺术作品的意义、或内容的能力。黑格尔说过,审美认识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外在方面的感受和对内在本质的理解,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体。古诗词的教学能促进学生在感知外物的基础上,把握审美意象的意味和诗歌的理性意义,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不是生而具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当学生接受了古诗词的熏陶,就会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普通的分类标准转变成审美的分类标准。

应该说审美理解力是审美的最高阶段,学生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就会美丑不分,荣辱不明。这样的学生去读文学作品,永远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只有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才能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

四、高中古诗词教学能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的成熟

墨子有“素丝”说,即儿童的心灵如白绢,“染十苍则苍,染十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因此,让学生学习古诗词这些有价值的经典作品,才能在学生这张白纸上,绘出最优美的心灵底案,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沉淀最精华的思想。这些优秀的古诗词经典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蕴涵着人生的哲理、智慧和美感,使学生人生境界不断提升。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诗词内涵的深刻、微妙,从而培养学生在感知美的基础上,达到对审美对象的意蕴、意义的领会及其理解性地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对审美对象的鉴别评价能力。古诗词呈现的是现代人陌生的美感范畴,引导学生去理解进而发现诗词的美感内涵,可以大大开拓他们的美学视野,丰富他们的心灵。

上一篇:怎样组织幼儿的数学活动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