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宽松环境,培养动手能力

时间:2022-09-28 11:08:27

营造宽松环境,培养动手能力

幼儿园里普遍存在着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的欠缺,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外表是很难看出来的,就好比是一朵盛开的创新之花,真正供给其养分的是它的根,这个根就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曾说过:“在不断使用双手的同时,孩子的智力与人格发育会提升更快,发展更成熟”。这就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为孩子提供可以触摸、摆弄、拆装等等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重视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动手实践环境

孩子天性活泼,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孩子的动手能力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很多习惯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的。如在美工活动中,美工是操作性强的一项活动,他不仅深受幼儿喜爱,而且是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之一。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景,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应给予说理性的知识,而是要真正解放孩子的手,放开孩子的想象力,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寓教于乐。另外,在训练动手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幼儿正确使用剪刀,注意安全,自己收拾剪纸的作品,整理工具等。通过动手能力的训练,幼儿其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明显增加,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而且生活能力有所提升,可以自己穿衣服,打扫卫生等。

二、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幼儿是喜欢摆弄的,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我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了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操作活动,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例如:在美工活动中,能力较强的孩子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较为复杂的材料;而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较为简单的材料创作。

在进行美术活动《新年贺卡》时,我给幼儿提供了彩色的小纸片、漂亮的图案、剪刀、糨糊、水彩笔和白卡片。让幼儿在听了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组合粘贴或画出漂亮的图画做一张新年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幼儿根据意愿开始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卡片,他们一边做一边还兴奋地说着什么,有的粘贴的鱼,有的粘贴的花,有的是房子和娃娃,有的画的熊猫,有的……当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卡片互相欣赏时,洋溢着的是成功的喜悦。

三、参与科学游戏,解放幼儿的头脑和双手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感觉、思维、想象积极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要不断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幼儿教师要利用身边简易的工具和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使幼儿获得直接经验,验证简单的科学理论,培养孩子们动手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例如,“彩虹飘落在天花板上”的游戏,教师先示范,幼儿看彩虹出现在天花板上时,高兴得手舞足蹈。教师抓住时机,让幼儿试一试,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着动手操作,在趣味十足的小实验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展了动手能力,了解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同时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认识“沉浮”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各种塑料玩具、蔬菜、水果等材料,让幼儿将这些东西分e放入水中,试一试这些材料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再让幼儿想办法,使漂浮在水面的材料沉下去,沉在水底的材料浮起来,操作过程中,幼儿思维活跃,想出来各种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幼儿开展“我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比赛,让幼儿展开联想和想象,大胆制作各种玩具、卡片、艺术作品,通过具有竞争力的比赛活动,让幼儿展示双手的灵性,体会成功的喜悦,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

知识的构建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而对孩子来说,这个过程所要花费的时间就很长。因此,必须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能大大提高。一次,我请孩子做纸偶,没有讲解如何把平面的动物变成立体的方法,而是让孩子根据现有纸偶,自己寻找方法。我提供的材料是色卡纸,与范例所采用的厚纸板稍有不同。绝大部分孩子拿到材料就想当然地按范例那样画和剪,结果制成的动物是站不住的。我没有急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只是提醒孩子比较一下两种材料有什么不同,让孩子自己不断地去尝试。由于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操作时间,许多孩子在尝试中琢磨,找到了正确的方法。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局限,操作技能的缺乏,孩子的操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给予孩子充分探索的自由,大胆放手让孩子充分操作,反复感知,让孩子在独立自主的操作过程中能充分表现自身的水平。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方法将使幼儿受益终生。我想只要坚持这样做,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中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并不断丰富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新的生命历程。

上一篇: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 下一篇:从托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开展高质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