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保障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28 10:58:46

失地农民保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126-01

摘 要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保障他们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目前,许多地方都根据当地情况提出和实行了各种保障模式。本文在借鉴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后,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提出了一些自己对失地农民保障模式的看法。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量化入股 就业培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失地农民问题不仅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本文就农民失去土地后的保障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稳定的保障求生存,没有持续的收入求发展

在失去土地之前,农民都是靠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获得生活必须的粮食以及经济收入,从而为自己的生存(养老,医疗等)提供保障,现在失去了土地他们不仅失去了经济的来源,而且原来能够自给自足的粮食蔬菜等现在都需要去购买,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使他们的生活成本增加,生活质量下降。补偿标准很低的补偿款,并没有考虑到农地在变为开发用地后的土地价值增值的受益,在一次性付清后农民欠缺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缺乏就业能力

在他们所熟悉的谋生手段的物质基础―土地,被征用之后没有一种新的机制来帮助他们获得新的谋生技能,以适应没有土地之后的社会竞争。大多数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职业技能几乎为零,即使拿着土地补偿款来经商也极为欠缺现代化的管理和经营知识。从而使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二、失地农民保障的原则

我国现阶段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应该让为发展做出了巨大历史牺牲的农民沐浴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里,日子越过越好,而不是让他们在发展中越来越处于劣势的地位。

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的理念,在制度设计上更多的关注广大农民的利益。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解决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燃眉之急”,又要关注农民今后的发展潜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三、失地农民的保障制度

失地农民的保障制度应该分为四个层次:部分现金补偿解决短期困难;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的建立保证农民的基本生存;土地换股权保证农民的长期收益;建立培训就业系统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一)部分现金补偿

有了这笔钱,失地农民在短期内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不应该一次性以现金的形式将货币补偿都发到农民手里,要留出一部分为实行后面的制度提供支持,而且实际的情况表明很多农民一次性拿到相对来说比较多的现金后,盲目消费,很快将补偿款用完,丧失了长远发展所必须的资金贮备,使生活陷入窘境。现金补偿主要用来解决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短期的生活所需。

(二)建立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化成城镇居民,他们理应享受到由国家提供的各项社会保障,尤其是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农民土地被征用后,政府要建立以养老保险为主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征地安置补助费,不直接支付给村集体和农民,而是划入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安置费”专户;二是部分土地补偿费,有条件的村可将集体资产用于提高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三是政府财政“托盘”。拟采取个人、集体、政府按5:3:2比例出资投保。通过医疗保障,将所有参保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医疗统筹和大病医疗统筹,使失地农民病有所医。

(三)将土地量化入股

为了保证农民享有长期收益,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量化折价入股到在农民土地上兴办的企业,农民参与按股分红。农用地转成非农用地的级差收益按照51:49的比例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配。一般按照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规定,只要是本村的农业人口,自然成为股东,并配送一定数量的股权,享受农村集体收益分红,个人不承担任何投资经营风险。这种模式不仅承认了土地在作农用时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而且承认现在的股权持有者也有权享有土地在作非农使用以后的级差增值收益。这样保证了农民具有长期的收益,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持续的股份分红收入也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建立就业培训制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真正让农民具有社会竞争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潜力问题。政府应该推动建立一个以失地农民为主的培训就业制度。

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化培训网络。充分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积极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提升硬件水平,着力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训基地和服务平台,以16周岁至女45周岁、男5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为重点培训对象。展开农民素质教育、择业指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

政策鼓励完善全员化培训机制。规定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每培训1名失地农民并取得合格证书,经财政部门和物价部门核定,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推进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

讲求效益提升效能化培训资源。为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吸纳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建立起以提高使用技能为根本的新型课程设置体系;把培训点设到基层,把培训班办到村委会;倡导并促使办学单位全天候服务,全方位开课,教学活动形式上直观有效,质量上包教包会(以考证合格为准)。

秉承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无论何时都要将失地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做到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使他们享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日子越过越好。本文对于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对相关研究会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张,郭戈英.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

[2]江渝,赵延敏.实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

[3]童中贤.我国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构成及保障模式构成.中州学刊.2005.

上一篇: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房价与政府政策的一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