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高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之我见

时间:2022-09-28 10:21:15

五年一贯制高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之我见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主体。这里的“人”不仅指教师,还包括学生。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无人”的教育,以知识为本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沉重的应试压力下,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都被忽视了,他们压抑着自己的个性,沿着父母、教师为自己指引的道路前行,他们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在现代工具性、唯理性教育的宰制下,人的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人的生命的激情、尊严、个性与动感等最本真的特性与价值消失得无影无踪,人成了裹着知识外衣而追逐物质财富的木乃伊,教育的本真的、神圣的生命价值因被遮蔽而荡然无存了。”

虽然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生命异化的现象,但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当今时代的发展,“人”才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同时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生命的本质。

教育是以人的生命展现为基础的社会活动,它的核心集中于人的精神及其成长。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日益明显。班级文化建设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命“质量”,“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被文化化,是将人类已经积淀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的内在力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我们面对学生生命,遵循其发展特性来进行高职班级文化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职班级文化向深层次发展。

精神文化是五年一贯制高职(以下简称为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是高职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构建高职班级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灵魂。它来源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来源于师生长期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它存在于班级文化活动中,存在于师生的行为方式中。它在实践中产生,通过实践活动再影响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精神是无形的,影响力却是十分巨大的,把握住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盘”。

课任教师给不同的班级授课,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班级生机盎然;有的班级死气沉沉;有的班级制度严明;有的班级则是自由散漫……“虽然这些都是通过班级环境、班级成员的言行和精神面貌这些表象的东西展现出来的,但都是班级精神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作用结果。”因此,每个高职班级都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并以此为目标,在班级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形成班级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展现集体的精神风貌,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现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有效建设高职班级精神文化的具体做法。

[案例1] 2002年春天,我班与一个中专班一起外出参观。两个班同学之间还是比较友好的,一路上说说笑笑,都很开心。在最后进入展览馆,边参观边听讲解时,中专班的学生仍然不停地在说笑,讲解员不得不几次停下来维持秩序。其实,我班也有同学在聊天,只不过人数不多,声音不大而已。回来以后,大家在总结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老班,我们以后还能不跟中专班的人一起出去呀?这次出去真是丢脸,让人家讲了我们好几次。”我是这样回答的:“你们能有这么强烈的荣辱感,我感到很高兴。但是,你们就绝对没有闲扯过吗?你们每一个人从头至尾都表现得很好吗?”“老班,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高职生,就是大学生哎!我们的素质肯定要比她们的高哎!”“但素质高不是靠你们的嘴说出来就算的。就像别人都夸你美,你才是美,否则你自己夸自己,顶多也就是臭美。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出你们所在的楼层比别人高一些而已。”我笑着反驳了她们。其实,我在心中早已认可了她们这次的表现,但这只是个开始,不能让她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否则很有可能会止步不前乃至倒退。对于那时的她们,适当地泼泼冷水没什么坏处。

有过体验才会有所感触,有所感触才会印象深刻。既然大家都想展示出自己的“高”和自己的“好”,想昭示全校,我班是一个高职班,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中专的新型班级;想昭示全校,她们是高职学生,是一种具有崭新精神面貌的大学生,那么,就应该及时鼓励并引导她们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有精神才会有触动,有触动才会有行动。以这次外出参观为契机,我指导大家在班风、学风、价值取向等各方面树立了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案例2] 一次在我的课上,当大家都在积极热烈地讨论问题时,突然最后一排传出了异样的声音。原来是仲某和杨某两个人在朝对方扔书本。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非常吃惊:一是她们俩人平时一直很要好,也可以说是很亲密,现在居然反目了;二是她们是在课堂上反目,而且是在老班的课上。我制止了她们,下课后把她们带进了办公室。她们反目的原因实在是微不足道。有时候,不得不说,她们的确还是小孩子,尽管她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已经成年了。第二天早晨,在她们分别做了公开检讨后,我在班上播放了一首歌曲:“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当别人快乐时,好像自己获得幸福一样。当别人受伤时,我愿意敞开最真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很快,就有同学跟唱了起来,然后全班都唱了起来。后来,《相亲相爱》这首歌曲成为我班的班歌。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有了统一的信念,有了一致的目标,自然会激起大家团结一致,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倾力打造良好的班级形象。虽然我班在入学时情况不是很理想,但一段时间下来,课任老师普遍反映我班课堂纪律好,学生能积极配合,进步很快。在搞好学习的同时,我还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案例3] 在大家都互不了解的情况下,我班在第一次参加校运动会时全军覆没。这让我们知道了班上没有体育天才,但我鼓励她们明年再来。第二年夏天,我们早早地就开始准备了。在仔细分析之后,我觉得她们在这一年校运会上有很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我班只有32名女生,而且娇小型的居多。为了既不让她们再次受到沉重打击,又不使她们丧失信心,我为她们“量身订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拿到广播操比赛(校运会的始发项目)的名次。这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所以在练习时大家都十分卖力。有一次,我校一位老教师特意到办公室来告诉我:“你们班的学生广播操做得真好,动作一致,连踏步摆手的动作都整齐得不得了。就这样,她们还在练习。带她们的好像是你们班的班长吧,她的要求还真严格。嗯,真不错。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学生们能做到这样真是不简单!”那一年校运会,我班获得校广播操比赛二等奖。我们把那张奖状挂在班上最显眼的地方。因为,那是我们团结一致付出的回报,那是我们的汗水,是我们的骄傲!虽然,我班在那届校运会上还是没有拿到团体名次,但我们的团体总分由0分上升到了15分。

那届校运会似乎成为了我班“发愤图强”的开始。到第四年时,我班所获得的各种团体奖状已经把教室的后墙贴得满满的了,共有27张!这27张大大小小的奖状最后合成了一张“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的奖状。2006年6月,在医院实习了一年的她们带着全优的实习鉴定回到了学校。2006年7月,我向每一位同学发放了她们渴望已久的毕业证书。2001年,她们刚入学时,没有让我感到太多的兴奋,相反,我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均分最低,性别单一。2006年,她们毕业的时候,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感触,她们成了我的兴奋点,成了我的骄傲。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单单依靠制度,更应该看重的是一种氛围文化。通过氛围文化的营造要让学生从依从它到认同它,再到信奉它,最终内化为学生身上的一种精神。”一旦学生培养了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一旦她们有了共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一旦她们营造了自己的班级文化,她们就获得了无限的力量!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单单依靠制度,更应该看重的是一种氛围文化。通过氛围文化的营造要让学生从依从它到认同它,再到信奉它,最终内化为学生身上的一种精神。”一旦学生培养了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一旦她们有了共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一旦她们营造了自己的班级文化,她们就获得了无限的力量!

独立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存在,但精神文化确实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所在,它弥散在班级文化的方方面面。高职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当他们真正接受了生命倾向的理念,成为践行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时,真正的班级精神文化才能得以确立和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也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才是真正的教育。”现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在推行“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发展策略。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效果也不错。因为,“人的心灵深处的东西只能依靠个人主动去改变,人的思想只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是人的心灵的外在表现,所以,只能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有‘知’的过程,进而培养情感、锻炼意志、崔发行为,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上一篇:科学发展职校社团,着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下一篇:高职工程造价职业能力养成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