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求语文课堂之“有效”

时间:2022-09-28 10:15:01

从三个维度求语文课堂之“有效”

语文学科被认为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语文是什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切实有效?在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学模式、方法、技巧”层面,但如果我们不去追问语文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何在? 语文教什么? 教学内容如何教得有效?往往只能止步于教学的表层,而不能深入教学的本质。下面我以李镇西老师《给女儿的信》教学为例,从语文课价值取向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课堂如何实效三个方面展开研讨。

一、 注重语文课价值取向

何谓本真语文教学?结合参与主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实际来阐明“教学实践”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满足教学活动的正确性、规律性、客观性上,最终应该面对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毫无价值倾向的旁观者,而应是师生对话的引导者,这也就从更高的层面折射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教师应明确价值取向的问题。

(一)教学主体合理性

课堂教学不能是为“教”而“教”,而是要让作者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智慧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本有独特的感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路径思考问题,拓展和开掘思维的宽度和广度,读出问题,读出自己。

应该说,无论用什么办法,都应该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归宿。这样,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尊重学生发言的权利,而且承担引导学生话语的内容,使学生在对话中有所收获。

课堂教学有若干主体,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文本作者主体甚至文中的人物形象主体。应该说,对每一个主体李镇西老师都能给予相应的尊重。

在《给女儿的信》的教学中,当学生热热闹闹讨论课文(如分组讨论“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一段)时,作为课堂的一员,他并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更强调的是作为课堂一员的平等的话语权。

师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师:“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大家议论一下这些个问题。”

(生分小组研讨,气氛很是热烈。)

师:“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

生:“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 因为上帝是在想, 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师趁势幽了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

(大家笑了起来。)

生:“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妒嫉,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更美,然后他同样也羡慕爱情,这句话就表明爱情战胜了权威。人才是上帝!”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还有没有新的理解?”

生:“我们这个小组认为, 上帝给了人类思索,当他发现了爱情比自己的力量更强大,更有力量的时候, 那就只有无奈地走开了, 再发怒也没用了。”

生:“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童话故事,我想它深刻地反映了爱的力量是无以伦比的, 爱情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上帝离开了。”

师:“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最近读了以后还有一点新的体会——想不想李老师说?”

(同学们的声音震耳欲聋:“想!”)

师:“想? 呵呵,其实你们不想我也要说!”

(同学们爆笑。)

师:“我觉得上帝在这儿在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在大地上,人为了精神可以献出生命,包括信仰,包括理想,当然更包括爱情!因为人的感情,人的思想,人的尊严,是不可战胜的。从这点上讲,凡是人性的东西,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可战胜的。上不能战胜的,你想战胜,这不是很狂妄吗? ”

(那一刻,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似乎都像上帝一样陷入了对爱情的沉思。)

李镇西老师对课堂各方主体都充分尊重,正因此,学生从对权威的尊崇、服从中解放出来,真实、自由、开放地阅读文本,从而获得了相应的阅读动力。阅读究竟是读什么?是读教师理解的“个人化”阅读,还是在对各方主体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真实、自由、开放的阅读文本?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教师教理解感受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后者才是文学阅读的常态。

(二)回归语文本身

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本的尺度是看它是否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是否使每个深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教育如此,语文教育教学自莫能外。语文课堂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从语文课堂这个特定的视角,将其融入学生生活,使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语文的本位,就应该是按照语文教学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来教学。

通过文学经典作品,我们得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真切、感性的认识,触摸人生,去懂得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懂得怎么对人对己,懂得神圣和爱情,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把“读文本”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来“读”,就是把生活当作生活来读。

师:同学们在读了文章以后,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些什么特点?

师:文中还有描写,一样的,并不是推进,字句一样,找一找,有哪些?

生:第8 自然段,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第15自然段,第23 自然段。

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表达?

生:爱情是精神上的东西,不用语言告诉的,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之间的那种爱。

师:爱情是不需要语言的,就这么简单,朴素,不过就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像这样一种古典的爱情,现在越来越少了,大街上随便就抱,生怕别人不知道, 还觉得自己很悲壮,其实爱情不是这样的,有一首歌是怎样的,是——《最浪漫的事》,谁来唱?

生(动情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全班同学跟唱,气氛达到高潮。)

抓住课堂上的“异常”现象,积极营造“对话场”,李老师达到了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学生广泛讨论理解了什么是爱情的基础上, 巧妙地引入歌曲《最浪漫的事》让学生唱,将课堂推到顶峰,在生活化、情趣化、形象化的活动中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唤醒了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

二、 语文教什么

教师自身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不必应然成为教学的深度,在教学中过分的依赖这种对文本的深度理解甚至可能成为教师的“包袱”。教师认为自己理解得深,准备得精彩,但是这往往也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照顾了学生和课堂上的生成,又不愿意丢掉自己的东西,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并不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导致课堂内容繁缛复杂,学生学的太多,最终收获的却很少。一方面,语文课堂读文本是学生的生活所在,另一方面,文本解读又应向生活延伸,教育目的合理性是教学主体合理性的重要体现。

“生活化”不是把学生抛入生活,也不是把生活引入课堂,而是把“读文本”的学习行为“转化”成一种生活行为,“读”,不是假借它来完成练习,训练自己的技能,也不是模仿之后用以锻炼自己某种素养的一种目的,而是在语文课中通过“品着”“读着”去获得“生活着”的一种方式。

生:第15自然段最后一句,“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我第一次看到用“无与伦比” 来形容爱情。我觉得,爱情是很璀璨很耀眼的东西,它像天使一样时刻就在我们身旁。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好。她指的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那么,我们不妨停留在这里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研讨一下,“上帝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请问,上帝看到过几次? 是同样的东西吗? 是什么?

(生读课文,回答:第一次,看见一种“不理解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

师:第二、三次看到的是否是同样的东西?

生:不一样。

师:请你们考虑一下,三次美和三次力量有什么不同? 书上有的, 要扣住语言。

生:“不可理解的美”和“无与伦比的美”。

师:这种美和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生:爱情。

师:对,爱情。这是后来才知道的,上帝他只是看到不可理解的美。

……

教师的个人理论是贮存于教师个人的理性认识,语文教学中语言和言语本位的缺失,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最丰富、最多元也最随意,误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而作为教学“例子”的教材,又往往被开发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如果本课例能从“外婆的故事”“童话”和“信”三个更“语文化”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深入文本,发掘作品除“爱情”以外的文化内涵,势必能更有效地构建语文知识,推进课堂效度。

三、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因此,在教学之前,我们更应该反思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合宜。王荣生教授曾强调:“大量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所生产的‘教学内容’,在‘教什么’的正确性和‘用什么去教’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上存在的种种严重问题,缺乏反思”。

有效的维度。预期的教学目标与结果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和出现。教师的教,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生身上,追求“有效”教学,不仅要看本堂课教学后学生的收获、变化,更应体现在一堂课下了以后学生所得到的收获。

有效的教学。这意味着课堂教学最终要让文本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文本是语文学习的载体、必要的中介,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意义。

《给女儿的信》所属单元强调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艺术、正义、亲情、爱情等等,课前的提示是理解爱情,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三道题目,第一道题目是让学生思考上帝三次从人们眼神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与爱情有什么关系;第二道题目是要学生理解文中谈论人性与爱情的几句话;第三道题目是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另一封信中对爱情的理解,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语文背后的思想,就是一种精神的所在,也正是语文课的分内事。可以说,这篇课文的课前提示与课后练习,并没有涉及通常的知识与能力,而是让学生更深的去感悟。

李老师在向学生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女儿后,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名人发问——“假如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她,是什么?”学生自然不只是学习“爱情” 知识方面, 更是在成才成人方面进行着极有意义的思考。李老师较好地处理了自主性和发展性统一的问题。学生自主地位的凸显,把学生的学尤其是自学放到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注重人文和学生个性构建的今天,我们必须注意课堂“实之有效”。正如李老师所说的:我时刻注意着学生的谈话与授课中心的最佳的结合点。其实这里我们的李老师已经给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生成的基础上完成预设的目标和在预设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

不难看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把握,李老师也是有估量、有反思的。这里李老师的点拨将课堂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不仅仅是爱情的问题了,更提高了精神的人性的东西。这堂课的成功,不是缘于语文“生活化”本身,而是在教《给女儿的一封信》这封书信时,牵连出来的人和事,书信背后的人性,这种对教学内容的自觉,在合适的课堂教学产生合适的效果,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实之有效”。

————————

参考文献:

①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②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潘新和:《语文:表现和存在(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⑥张圣华:《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怎么样》,《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29日。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语言锤炼之法 下一篇:贴近自我和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