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音乐常态课

时间:2022-09-28 09:40:02

如何上好音乐常态课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曾经很困惑:在很多人的眼里,音、体、美是副课,上不上无所谓;学生们因为喜爱上音乐课,常常过于兴奋,削弱了自制力,课堂纪律很不好控制。随着时间的淘洗,我渐渐改变了无奈的想法。正是有了我们,校园才会变得到处充满着歌声、充满着生气。音乐可以表达情感,音乐可以调节心情。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音乐。懂音乐的人必然懂得感情。我愿意把我对音乐的感受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我愿意给学生一节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学生们可以从我这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从教两年多来,基本上每次教研我都参加,从刚参加工作时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上公开课,我真的要谢谢教研组里的老师们,他们让我收获了许多,知道怎么去上一节课、怎么把一节常态课上得有声有色。放松的、没有压力的课堂让孩子们如何能不喜欢音乐呢?

一、每节课都要认真备课

课前研究教材,查找资料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厚知识底蕴。教案最好写详案,把老师上课要说的话都写出来,在课上要教什么内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用什么方法教,这些在课前应做到心中有数。而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课的定调所在。导入一般常用的方法有猜谜语、讲故事、看视频等,如果能运用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就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音乐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的应变能力等。

二、练好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通过教研,我深深意识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基本功扎实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或演唱、或舞蹈、或器乐,利用这些优势,使音乐课堂有闪光点,选择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日复一日的常态课为我们提供了“大练兵”的契机。教研员许平老师还提出音乐老师要提高自身的范唱能力,强调音乐课的九字方针“唱会歌、会唱歌、唱好歌”,音乐课的教学方向要教学生有感情、自信地唱歌。学习无止境,育人永不懈!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要想教学中立于不败地,就一定要拥有高品位的人文素养,深厚的专业功底及勤奋好学的好品格。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

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的内容,而是同学们自己。尤其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寓教于乐。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我们就要抓住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在上《大鹿》这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讨论表演,还真不能小看他们,他们想的我们都不一定能想到,他们自己扮演大鹿、小兔、猎人还有花草等,表演时的脸部表情特别夸张,简直都是一群小演员。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凸现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很自然的结果。所以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

在音乐课中,教师往往只传授音乐知识却容易疏忽德育的功能,教师应恰当地在教唱歌曲和欣赏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不论教唱和欣赏,都应该成为德育的途径,融会贯通。在思想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如在讲歌曲《小号手之歌》时,抓住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他们讲一段关于主人公小勇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波折后如何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小号手,最终为父母报仇的故事,让学生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现在的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表现力丰富。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运用多媒体后他们会直接感知到具体生动的形象,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授少数民族音乐时,如果老师只是绘声绘色地讲,我想学生也不会理解并记住多少的,但是如果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地域风情,我相信他们会记很长时间,这样使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艺术享受。

总之,上好一节常态课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吸引学生,使学生学得简便易懂,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那样,就能上好一节高质量、有成效的音乐课。真可谓: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上一篇:孩子们到底想要什么 下一篇:把握科学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