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应具备的三“新”

时间:2022-09-28 08:24:38

小学校长应具备的三“新”

一、担当教改实施者,树立新观念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学校作为改革主体,其出路只有深化改革,加大教学改革的步伐。校长要如何做呢?一是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坚持素质教育的学生发展观;体现主体教育的过程观,贯彻生命活力的教学观。二是要从教育模式上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多种教育思想的渗透,建立科学多样的多元评价体系。三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为学而教”新理念指导下探索新教法。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校之长,是实施者和组织者。因此,校长的责任重大,在课改中要静下心来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不但从思想上要认识改革的必要性,还要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达成思想共识。同时,校长还要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探索适合学生的个性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获得有效的个性发展。

二、抓教学促质量,确立新规范

首先,校长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确立教学常规制度;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堂管理的导向作用,抓好课堂教学的新目标、新理念。新课改背景下,一定要抓好课堂教学,并使其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满足学生需求。二是注重差异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三是提倡教学的适应性。四是要重视教学反馈。

等到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后,一定要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做好落实。一方面校长要定期参加各个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师们一起学习研究,及时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讨论和会议的形式传达给教师,用心灵唤醒心灵,用思想影响思想;另一个方面就要通过深入课堂教学中蹲点实验,与教师谈心交流,共同探讨创新教学的新模式,一起商量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的多项实践和探索,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经验,树立并发现各类教育教学的好典型,并积极培养教育教学典型,推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优秀模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校长的管理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艺术性,既要制度化也要人性化。在制度化管理中,校长要保持忠诚和热情,体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虽然要搞教学管理,但也要讲感情、重亲情,凝聚人心。

三、提倡对话文化,构建课堂新模式

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要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方向和目标,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在这个环节中,校长要带领教师,建立有效教学的新秩序,创设新的课堂文化。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观性,引导其感知和观察,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从而使他们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学生人格独立于教师,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要想让学生接受知识,首先要将学生看作独立发展的人,并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和匹配,而不是强加约束和桎梏。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学习能力。只有承认理解和尊重,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发挥其独立性,使其获得良好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基础之上的。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文化”。其本质与传统课堂教学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在于,“传递性文化”的课堂模式主要要素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按照这些信息行动。新课程强调改造“传递性文化”,倡导“对话性文化”。在新模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新的课堂文化的生成和构建。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参与,被动复制信息,被动执行信息,这种缺乏个性化的被动模式,早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而新课程则强调要进行新的课程对话,并且强调新文化的传递性,当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文化,学生和文化进行积极对话的同时,学生已经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形成了新的创新思维方式。

我相信只有经过奋勇拼搏,乘风破浪,才有可能使得逆境中的乡镇小学焕发生机和活力。而这些,正是坚守阵地的乡镇小学校长们的责任之所在,更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灵魂所在。

上一篇:新课程呼唤“开放”的课堂教学 下一篇:传承经典 述说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