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相关措施

时间:2022-09-28 08:10:21

浅析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相关措施

摘 要:本文从目前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措施

一、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

1.体现地方特色, 因地制宜。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自然特色。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 住区规划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 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 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例如: 南宁香樟林小区,就保留和适当移植了数十棵香樟树, 营造了优美的绿化环境。

2.坚持经济性原则。居住区绿化设计也要注重节能、环保、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生态设计的观念应自始至终贯穿于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要求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 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 模拟出自然风光, 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 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

4.坚持人性化设计。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是要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 以使居民感到安全。在设计开始前, 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 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 注意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等。

二、城市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

1.绿地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城市的用地日趋紧张,开发投资业主出于经济利用考虑,不愿用更多土地用于环境绿化建设,普遍仅以满足国家规定的临界指标,加上各种配套设施的挤用和占用绿化用地,造成绿地总量不足。

2.绿化设计盲目跟风,照搬照抄。这些年来,在小区绿化发展的同时,许多设计盲目跟风学洋,一味追求档次,照搬其它地方的绿化模式,小区景观的展示也成为地产商的营销策略。居住区的空间使参观者赏心悦目,却使居住者不得安静。缺乏个性,造成景观缺乏特色,使欣赏兴趣大打折扣。一些园林绿化不切实际,盲目跟风,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优秀的园林设计可以借鉴,但是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关系,根据当地的发展状况、施工条件和历史背景制定合理的目标,使居住区的绿化规划能逐步实现。

3.人造景观多过自然景观。在许多居住小区,一些绿化规划违背自然,形成主义的现象十分严重。毁坏已有的林地、湿地,改造山形地貌,开山平地,挖湖填沟,以人工景观取代自然景观,自然风貌被破坏了,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

4.植物配置不合理 。园林绿化需要植物配置,将各种植物素材在种类和数量上有机结合起来,使居住区充满活力。目前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绿地质量参差不齐。绿地的主题往往脱离实际环境,夸张却毫无意义,大多是拼凑而成。在植物应用上,为突出新奇,盲目引用外来种类,致使植物存活率不高,不仅浪费资金,而且达不到预期的生态效益。设计者以植物造景时,要考虑植物与环境间的协调,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遵循植物生长习性,合理种植。

5.绿化环境破坏严重。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售房的效益,在初期,开发商会重视,但是长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就渐渐被忽略,本来已经建好的绿地被挤占,挪用,损毁绿化及设施的现象极为普遍。

三、居住区绿化规划的措施

1.绿化规划设计要突出特色。重视居住区绿化规划是搞好居住区环境建设的关键。居住区规划客观上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及区域性详细规划,绿化规划要符合居住区环境总体要求,既有较高的用地指标,充分发挥绿化的各种生态效应作用,又必须考虑经济、实用、美观原则,体现其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突出个性特色。

2.增加绿地量,创造植物景观,提高环境质量。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绿化的要求值不断提高,要求居住地绿化面积大,有充足的绿色空间且环境优美。因而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就是有足量的绿色环境,并在有限的用地和空间中增加绿色的比重,以提高绿视率和空间绿量。因此,设计者要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形场地和种植形式进行绿化,更要利用植物的特性,用科技的手段开展空间范围的立体绿化。利用生物多样性创造供人们生活、休息、工作的绿色空间。

3.以园林化和生态化作为环境目标。应该遵循植物造景、适地适树的绿化原则。广植草坪、移植大树,诸如如何培植具有乔、灌、花、草结合,具有体量、色彩、季相变化,常绿、落叶形态变化的结构科学,配置合理,生态效应最佳的人工植物群落,满足居住环境多种功能和作用的绿化、美化的需要,以达到居住环境的园林化和生态化目标。

4.因地制宜,塑造独特的风格。居住区绿化规划要符合居住区环境实际,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形式和内容要统一。把握绿地的性质、风格和主题,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地方特色,做到与环境融洽,满足人的审美及心理需求。乡土树种的利用也是绿化种植的基本原则,植物物种的自然分布,确定了它是该区域最优势的植物种群,盲目引种,滥种外来植物,既扰乱了植物的自然分布规律,还会带来生物灾害,以至造成经济损失。

5.居住区绿化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园林绿化效果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作用,所以绿地的管理在整个绿化效果形成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居住区绿化实行物业管理是社会化管理的趋势,管理人员既要懂专业的知识,又要具备生产管理的能力,才能按照专业标准和技术规程完成各类管理工作任务,所以,物业管理业主,专业队伍,辅以群众性的维护参与,城市园林绿化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是加强和搞好居住区绿化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健全制度,实行奖惩激励,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保证绿化管理不断上升到新的台阶,使居住区绿化健康的、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向杰.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住宅科技.1997.

[2]吕静.居住区绿化空间设计初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

[3]温红.以人为本 创建适宜人居环境——居住小区绿化建设与管理浅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20期.

作者简介:黄贵雄(1977-7-20),男,籍贯:广西上林县,主要从事园林工程施工。

上一篇:关于招标阶段造价咨询质量工作的探讨 下一篇:谈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