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时间:2022-09-28 07:16:18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目前比较流行的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际的动手操作以及小组成员之间表达交流共同讨论的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探究式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1.1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明显,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学习已经提到了一个高度。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学习,掌握并灵活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身为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所需要材料的搜集、整理,再经过积极主动而独立的思考,进一步发现问题所在,探究问题的实质,最后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给出合理的结论。

1.2探究式学习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最需要最缺少的就是复合型的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之一便是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是进一步发现问题所在,探究问题的实质,最后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给出合理的结论的前提,是复合型人才必须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时,禁止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要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去发现,去理解,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使结论在水到渠成中获得。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环节,还是在课堂教学环节都非常注意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比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白杨》一课教学时,首先给学生提出非常具体的预习要求,并且在新课讲授前要检查预习情况。《白杨》一课笔者的预习要求是:能够准确认读本课中出现的生字和生词;读通、读顺课文,并且要把字音读准,阅读时划出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本课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件。而在新课教学环节,笔者也同样是设置了诸多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地去思考,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以便更深层次地去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比如,笔者提的部分问题有:你是从哪些文字的描述里看出列车在前进?白杨怎么长得这么挺拔这么高大?爸爸只想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在这一句里,你又能读出白杨的什么特点?什么品格?

2.2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白杨》这一课的教学,笔者一方面深入的设问中把学生引入思考,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答案中进行积极思考;另一方面给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后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比如:当学生品读到“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笔者询问学生这里的连续几个“只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没用“知道”?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也就此句提出了问题:爸爸为什么要接孩子去新疆?那么远,完全可以爸爸妈妈回去看孩子,不用接孩子去新疆了嘛。针对学生的提问,笔者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让他好好想想,为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如果暂时没有答案,不要紧,我们接着分析下面的文字,之后再回头看看这个问题是否有了答案?“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这一句中“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笔者让学生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仅仅是在写白杨树吗?结合上一个同学提出的为什么爸爸接孩子去新疆,想一下,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什么?经过点拔,学生很快就得出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他们明白了爸爸介绍的也不仅仅是白杨树,文章中写的也不仅仅是白杨树,那高大的白杨就是扎根于新疆的父辈们的象征,而那正迎着风水成长起来的小树就是这些孩子们。

3结束语

总之,探究性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意义重大。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探究性学习方式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海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上一篇:浅析钢琴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语文质疑教学的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