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9-28 06:15:07

《电工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任何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所学内容服务,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任何情境的创设,必须突出两个字: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受到最佳的教学效益。笔者从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积极思考。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最好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在讲"电阻串联"时,课件中显示出几根导线、两个灯泡、一节电池、一个开关,笔者问:怎样连接可以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同时熄灭?这一问题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这样连,有的说那样连,同学们兴趣倍增,跃跃欲试,趁此机会笔者又抛出下面一句话:我们看谁能连出来,并能说明为什么这样连接。简短,朴实的几个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探讨的兴趣,同时实践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印象深刻,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真实性原则

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在学生"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突破问题情境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如果某些教学目标无法创设实际情境,可创设趋于逼真的间接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

例如,同样讲"电阻的串联",如果把课件中的导线、灯泡、电池、开关换成实物,那么学生会更感兴趣,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3、合作性原则

当今社会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合作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4、从冲突到和谐的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而且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的境界。

5、层次性原则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

二、创设教学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适宜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不切实际,抽象空洞的问题情境只会使学生产生高深莫测的心理困惑。因此,创设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与构思。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什么呢?

1、教师要创设一种愉快、逼真、和谐、能够启迪学生认知、让学生身心完全投入的情境,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完成意义建构的首要因素。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以原有知识为基础,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教学情境必须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与主题相关,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和谐统一;而且情境必须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的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梯度,承前启后,有连续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5、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情境中学生的实际反应,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如果希望学生主动学习,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实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需要运用实物、录音、录像、演示等教育手段,或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触景生情,给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利用电教设备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形象、生动,情境引入最到位,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主动学习。例如:讲"电工安全基本知识"时,可以用视频或动画来演示人体触电,这样能更直观的让学生加深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借助语言入情境

教师要善于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讲述创设特定教学情境和气氛,把知识寓于形象化叙述、提问中,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3、设疑启智入情境

教师通过有目的的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吸引学生积极动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激发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4、联系生活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实际情境,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这些源于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学情境,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易接纳,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例如:讲"日光灯电路的安装"时,教师问:为什么我们的灯泡刚打开时不是很亮,却慢慢的会变得越来越亮呢?这个生活的实际问题,大家天天接触,可是为什么呢?这一问,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学生开始主动学习,想弄清楚原因,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总的来说,情境教学是辅助教学成功的手段,只要我们用好它,就能为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使学生怀着浓厚兴趣进入课堂,使学生在感悟体验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编著:《现代学习理论评析》,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潭:《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上一篇:谈数学美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培养农村幼儿的普通话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