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尔斯正义原则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时间:2022-09-28 06:07:51

浅析罗尔斯正义原则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不可否认,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很突出。当前,我国政府重视弱势群体的物质补偿,但仍然缺乏对弱势群体机会平等的重视,他们缺乏一些平等权利和平等的机会。罗尔斯从社会基本结构出发,提出自由权利优先,但又通过正义的第二原则即差异原则,寻找一种在坚持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减弱不平等,并且尽最大可能保障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基本需求。

一、罗尔斯的正义原则

罗尔斯(1921-2002)―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自由主义最著名的哲学家。1971年他出版的《正义论》轰动了西方世界,《正义论》主要阐述了正义与公平分配理论。罗尔斯认为,不平等的能力和天赋不能成为不平等分配的理由,因此主张用差别原则来纠正这种不公平。“那些先天有利的人,不论他们是谁,只能在改善那些不利者的状况的条件下从他们的幸运中得利。”一种不平等必须同时使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也能获利。政府应当通过实行家庭津贴、收入分配等补贴以及对生病和失业者的特别补助,来确保“社会最低受惠值”。

二、我国弱势群体机会不平等的社会原因分析

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和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现在,学术界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笔者认为,造成弱势群体处于弱势地位的主要社会原因在于他们“没机会”。

(一)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弱势群体没有机会。社会制度最基础的就是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而正是他们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以及社会权利的划分。在现行的分配制度下居民的收入只占国民收入很少的比重,就造成了国富民贫的现象。

(二)市场经济的长期积累效应导致弱势群体没有机会。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经济资源归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平均分配生活资料。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由于人们不强调竞争,所有人都处于普遍贫穷的状态中,机会公平便失去了意义。

(三)社会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导致弱势群体没有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虽然是居住在城市,但是他们不能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事的都是工资低、工作条件艰苦的工作。他们因为自己的户籍身份而没有机会去改变这种现状,没有机会去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制度,甚至连子女的教育都成问题。

(四)社会保障机制、社会救济机制的缺失导致弱势群体没机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时间较长,在其工业化发展的早期,社会问题就已经充分暴露,贫困人口大量涌现,失业问题、养老问题相当严重,并且引发了社会动荡。针对弱势群体因没有机会而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保障弱势群体充分享有机会、享有更多的机会。不再让“机会”成为弱势群体摆脱自己弱势地位的障碍。

三、处理现阶段分配领域公正问题的原则和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分配领域中的差距会不断扩大。罗尔斯认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1依此,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思想为我们解决分配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以下启示:

第一,依据平等的原则构建政府制度正义。罗尔斯认为:“在作为公平的正义中,分配正义的问题永远是这样的:基本结构的制度作为一种统一的制度体系应该如何加以调整,以使一种公平的、有效的和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合作体系能够得以持续维持、世代相继。”2在初次分配领域,要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与公正性,防止因为垄断造成的对市场与资源的独占以及因为歧视造成的劳动者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根据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和“补偿性原则”对分配结果进行适当地矫正,进行二次分配,以避免两极分化。

第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用发展来解决前进当中的问题。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国家繁荣昌盛,才能为公正问题的解决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而公正问题的有效解决又可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展落后地区的生产力,减少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从而在根本上达到对正义问题的解决。同时,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

第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罗尔斯认为一个正义的社会应通过再分配和其他一些补偿措施,使境况最坏的那一部分人得到尽可能大的福利,以达到社会所有成员的平等。政府必须履行公共职能,根据财政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采取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保障体系改革,拓宽社会保障的内容和范围,推进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都能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内,使人民真正共享改革发展之成果。

第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罗尔斯认为,机会不平等很大程度是由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的。也就是说,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社会职位、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家庭构成及社会生活水平。3从罗尔斯的正义论来看,该领域的分配原则应该是机会的公平均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但是,在高考加分中普遍存在的评优加分,许多此类操作非但不照顾处于不利者,甚至还成为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谋取私利的手段,这些不公平在罗尔斯的机会的公平均等原则看来,都是非正义的。

作者简介:

严梅,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2]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9页。

[3]胡文光,彭升著:《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上一篇:基于4Ps+3Rs理论谈校园零售营销模式的选择 下一篇:多脚先生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