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分析

时间:2022-09-28 05:45:52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1

摘 要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悠久,成就非凡。在园林建筑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江南私家园林意境深远,构筑精致,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是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关键词 江南私家园林 造园艺术 自然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从诗词歌赋到雕塑绘画,古人一直都在讴歌自然,追求自然,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不仅限于“纸上谈兵”,而是将自然融入生活,开始对自然空间进行美的创造。这时,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自然式山水园开始萌芽并得到了源远流长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江南私家园林犹如一朵奇葩傲然绽放,具有极高的造园艺术。这些造园艺术主要体现在园林布局,叠山置石,花木配置和意境追求这几方面。

一、园林布局

江南私家园林面积一般较小,在布局安排上合理构架,丰富层次,在自然山水骨架的基础上创造多变的空间,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这些园林大多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空间,每一个都各有主题,形式多样。各个空间之间虽分隔但不闭塞,相互之间都有联系,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和幽深的境界。同时,这些空间并不是规则均匀的布置,而是运用大小的对比,欲扬先抑的方法丰富层次,取得变化效果。

苏州留园大致分为四个景区,中部景区是留园的精华所在,中部景区分为东西两个空间,西部空间以山池为主,东部以建筑为主,二者情趣不同,各具特色。同时留园的建筑空间处理极为突出。无论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一区,至清风池馆,曲溪楼达到中部山池:或经园门曲折进入,过曲溪楼,五峰仙馆而进东园,空间大小、明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富于节奏感,衬托了各庭院的特色,使全园富于变化和层次。

二、叠山置石

叠山置石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山石与建筑,花木,水并列够成园林四大要素。《园冶》中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山石不仅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描写,而且又凝结了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具有传情作用。

扬州的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于世。园门向南,门旁花坛中在竹子周围布置几枚石笋,以象征春山。宜雨轩西北方向隔池有一座湖石假山,因湖石形状好似夏云,故以此象征夏山。东北方向叠黄石大假山一座,夕阳映望下犹如秋色满山,故以之象征秋山。东侧有3间屋子,称之为“透风漏月轩”,屋子南倚高墙以宜石叠成了座小山,宜石呈灰白色,且含有大量石英颗粒,阳光下闪闪如雪后初晴,加之院墙上又开凿若干圆形窗孔,每当北风凛冽便瑟瑟有声,故象征冬山。个园的四季假山正好在现了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山石的描绘:“春山冶艳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东山惨淡而如睡》”。

三、花木配置

园林的艺术构成,除了建筑,山水而外,更离不开植物。江南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利于各种花木生长,所以这些私家园林植物种植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首先,设计者利用了植物独特的形态,质感,色彩,季相变化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感官上的享受。同时,植物也能完善空间围合和界面构图,烘托陪衬建筑物,增加景深,丰富层次。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内东北,园子的很多命名都与花木有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等等。有的是以直接观赏花木为主题,通过色彩变化或嗅觉等途径来影响人的感受。如位于拙政园东南部的枇杷园,院内广植枇杷,其果呈金黄色,每当硕果累累,院内便一片金黄,故又称金果园。

四、意境追求

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在中由来已久。中国园林发展于文人雅士,因而古典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共同发展的,都比较重视神韵和意境。同时,中国园林受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影响,崇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将孔子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为论析风景的理论依据,将园林上升到哲学的境界。

明清两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都很发达,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着众多官僚富豪来这里营建园宅。而这些园子的主人学识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造园是为了在城市中既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能追求自然山林的闲情逸致,于是凿池堆山,营建亭榭,栽植花木,用各种造园手法构造心中的所向往的意境。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是王献臣宦途失意还乡所建,“拙政园”名称来源于晋代潘岳的《闲居赋》“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语意。园子主人心有不甘,追求自洁清高、孤芳自赏的意趣自然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相联系,使自己“拙政”情调更趋向高雅、脱尘。园中主体建筑由“若墅堂”改为“远香堂”,追求的是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境界;后建的“荷风四面亭”、“藕香榭”、“听雨轩”,都使荷花成为主题。

清代时期江南私家园林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实现了不同艺术形式在园林艺术中的完美融合,达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这些园林意境深远,构筑精致,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是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在清代之后一直到现在我国的园林发展在也没有达到当时的巅峰。虽然现代社会的社会形态和人文北京都发生了改变,我们也应该吸收和汲取古人造园技艺和经验,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将古典园林的精髓运用到设计当中,让园林设计和生活,和环境相融合,让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曲琛.简析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异同.北京林业大学绿色科技.2010.2:20-22.

[4] 李妍,余敏.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平顶山工学院报.2008.17(6):1-2,6.

[5] 韩鹏刚.拙政园造景主题新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10(4):71-74.

上一篇:浅谈我国木工机械的测绘移植 下一篇:浅谈校园学生干部应有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