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与时俱进

时间:2022-09-28 04:59:40

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与时俱进

C=CBNweekly

L=Daniel Lamarre

需要迎合市场吗?太阳马戏团创立时,在传统马戏和杂技中融入了剧情、音乐、舞台效果以及现代机械等装备,来提升表演的戏剧性和刺激感,看起来是颠覆了传统马戏,其实是满足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初创成功后,太阳马戏团将新技术引入表演的尝试有增无减。这家公司的CEO Daniel Lamarre认为,要不要迎合市场不是问题,创作者需要做的不是选择,而是洞察和平衡。

C:作为一家现场演出公司,怎么判断进入一个市场的最佳时机?

L:现在好莱坞的一个共识是,中国市场是电影界最重要的市场。我认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将成为现场演出最重要的市场。很久之前我们就和中演集团合作,它为我们推荐了很多演职人员和艺术家。我们现在有20%来自中国的演职人员,他们都推荐我们来中国演出。所以我们在2008年就进入了中国的演出市场。中国已经有足够数量的中产阶级,印度也在飞速成长,但还不具备很好的中产阶级这一条件。引入复星的投资后,与其说它改变了我们的市场策略,不如说是加速了我们的市场策略。与复星合作之前,我们在中国只有一个长期战略,现在变成了需要根据发展进度周期性地制定新战略。

C: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处理本地化需求?

L:我从其他一些全球化企业学到的经验是,一定要有一个成功的本土合作伙伴,以帮助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我个人非常热爱中国,听起来是一个很个人的事,但这对商业成功非常重要。之前与复星一起参加会议,我不仅能了解人们在会议上说的内容,事后通过跟复星团队的交流,也能了解对方的画外之音或潜台词。因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不仅是文字,还有信息和含义。这些含义通常是使用语气、肢体语言来传递的,它跟每个人自身的文化背景有关。这在商业谈判中非常重要,你要了解合作伙伴的真实意图,才有可能建立起信任。我从迪士尼身上学到的东西就是要有耐心,不断了解一个市场的文化,既保持自己的国际品牌优势,又调节自己的产品内容适应当地文化。有了复星之后我们不再是局外人,而能以中国企业的视角观察中国市场。

C:很多创作者都在担心“作者”作品的消失,变得为了市场而生产,你是否为此焦虑?

L:我个人对秀的看法不重要,观众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企业基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了解观众的品位。当然,我们不会完全按照观众的喜好,也会对内容做调整。就是在尊重观众的同时,调整内容。可能有一天我们会改变商业模式,但还没走到那一步。因为门票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我相信在中国发售门票的商业潜力非常大。我们会专注于现场演出,这是我们最擅长的东西。当然,在网络时代,很多平台都需要创意内容的提供者,太阳马戏团正是这样的提供者。这可能是我们商业模式的一个延伸。我们正在尝试数字平台,但还没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中国只有小部分人曾经在北美观看过我们的秀,最好的方式是亲自展示我们的演出。

C:使观众感到惊艳是否越来越难?

L:这的确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非常幸运,原因有两点。首先,我们的员工来自全球各地,为我们的内容带来多样性。第二,我们的猎头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寻找有才华的艺术家,最新的表演形式和技术。其次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很大,我们现在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CLab。2008年的时候我们确实经历了低谷,但是当时全球都遭遇金融危机,我的一个经验教训是最好不要在金融危机时尝试与市场反向而行,因为你很难打败外部大环境。顺应大环境,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幸存下来。另外,我们需要再次创新这个产业,比如之前我们与披头士、迈克尔・杰克逊合作,前者提升了我们的品牌,后者扩大了我们的观众群。之后我们又与卡梅伦导演合作改编电影《阿凡达》。除了合作,技术也越来越重要。(采访:吴洋洋)

上一篇:为成功做好准备 下一篇:谁在决定我们看什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