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营养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9-28 12:10:07

通识课《营养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通识课《营养学》四年约1300名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英语水平是限制营养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但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建议学校引导学生在通识课程选修前,系统地了解所选课程的性质、授课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大纲等,使课程的选修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通识课;营养学;全英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06-02

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由此,各高校全英文教学快速发展并延伸到各个专业学科。《营养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及健康关系的学科,作为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始于2010年,经过4年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对该课程的做法和反思。

一、选课学生特点与课程内容设计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健康、营养的人也越来越多。《营养学》作为一门全校通识课,选课学生人数多且专业涵盖文史哲、理工医,学科背景差异极大,尤其是文科学生,由于高中阶段没有生物学课程,对营养学的理解较难。如何把专业性的营养学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营养教育课程,而又不限于营养科普,对课程设计是个挑战。而且,作为全英文教学,太多的专业词汇无疑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我们把课程分为“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人类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营养调查”和“营养与疾病”共五个部分。每次课均以相关的简短英文视频开始,影音结合,活跃课堂气氛,在鼓励学生参与视频内容讨论的同时,也为即将讲授的内容做好铺垫。如讲能量这一章节时,美国PBS-NOVA的简短视频《Obesity》从遗传和环境的角度展示了肥胖的原因和后果,使学生更愿意去理解“能量和产能营养素”的内容。

其次,尽量用口语化的英文表达专业知识。营养学是研究食品营养功能的学科,而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食物的种类、功能、搭配与健康的关系既是每人关心的话题,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常识,使课程的讲授更容易进行。

二、中英文课程网站的建设:

开课之前即建立了《营养学》的中文和全英文课程网站。网站不仅提供多媒体课件,也提供与营养相关的阅读资料和权威网站,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程网站设立了公告和互动专栏,同时设定了课程专用邮箱和每周固定答疑时间,加强与学生的课后联系,以及时得到反馈。

然而,就四年8次近1300名学生参与的《营养学》教授的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63%)更倾向于使用中文网站,对英文网站有兴趣(87%),但经常使用率(21%)不高。除递交家庭作业外,使用专用课程邮箱的学生绝大多数仅询问作业、考核事宜(81%),对课程的疑问或营养相关问题的咨询仅占两成。这可能与大多数学生更喜欢在课前和课后直接向教师咨询有关。

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

课程参与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办法,而《营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因此在“营养调查”章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自己每日食物中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对照,评价自己的膳食状况是否合理;同时针对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血常规、体质指数、腰围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制定出相应的膳食食谱。尽管很多非生物学科背景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餐盘里的颜色:食物尤其是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免疫调节甚至抗肿瘤等作用,而这些物质赋予了食物各种各样的颜色,如红色食物的番茄红素、绿色食物的叶黄素、黄色食物的胡萝卜素及黄酮类、蓝色食物的花青素、白色食物的蒜素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记录每日餐盘里的食物颜色来评价食物的多样化带来的好处。

食物经济学:作为需要父母供养的成年人,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能用较少的钱达到理想的营养效果,而食品经济学就是教学生应用食物的营养价值选购食品,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高的营养密度。如同样获得1克的优质蛋白,鸡蛋0.15元,豆腐0.10,而牛肉则高达0.60元。简单有趣的查询和计算,让学生了解如何满足自身营养需要而又能量力而行。

四、全英文教学的困境

本课程使用经典的原版英文教材《营养学――概念与争论》(有中文翻译版),让学生在体会到原滋原味英文的同时不必畏惧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我们对武汉市各高校全英文课程授课的调查发现,85%以上的学生对全英文教学持欢迎态度,英文水平较高或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对全英文教学的接受程度较高。选修《营养学》通识课的学生对全英文教学的支持率更高,达到93%。但选修通识课的学生绝大多数为低年级学生,且本课程89%的学生为第一次接触全英文教学,对全英文教学存在畏惧心理,学生担心口语表达能力欠佳,无法完整回答问题,造成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现象减少。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选修《营养学》时,并不知道是全英文授课课程,导致一些对营养学有兴趣而英语水平不足的学生,无法适应全英文教学,整体上影响全英文教学的效果。最近一年来,学校实施三周试听制,学生有机会退掉不合适的课程,但如果学生能够在选课之初对所选择的课程有更全面的了解,选课将更有针对性。

其次,学生对通识课的重视程度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为学分而来(11%)。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很少(21%,27%),且大多数学生并不购买教材(93%),只是凭借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学习,授课效果受到较大局限。

最后,学生对全英文教学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进行全英文教学前,对选修《营养学》学生连续三届的调查表明,93%以上的学生对全英文教学感兴趣,且75%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全英文教学。但课程实施后,只有不到五成的学生(43%)认为自己能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不到四成(36%)的学生愿意继续进行全英文教学。

五、全英文教学的教训与反思

诚然,如大多数相关报道所述,英语环境和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全英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热情、主观能动性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深入了解并在教学活动中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趣味,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上认真和投入的学生基本分两种,一是自己或亲人有某方面的营养或健康诉求;二是希望在营养学科上进一步深造。这些学生不仅重视对课程本身的学习,还主动寻求相关知识,且能较好地解决全英文教学带来的困难。因此,作为全校的通识选修课程,需要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明确的定位,同时更需要将这种定位信息明确地传递给学生,以便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通识课。

综上所述,《营养学》通识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保证教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合理创造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学者投入更多的智慧进行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荣娟.高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4):63-65.

[2]梁莉,李清香,俞燕,王庆红,曹励之.突破制约儿科学双语教学的瓶颈,加快教学改革步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789-1791.

[3]俞理明,韩建侠.初始英语水平对全英语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外语,2011,(41):174-181.

[4]凌素萍,林锦连,朱耀辉,包小飞,王素青.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现况调查及现存问题的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28-131.

上一篇:将环境健康因素纳入妇产科学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高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