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时间:2022-09-28 10:31: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对某种知识和技能的领悟、掌控、开发以及应用,它主要源于大脑中某种思维的诱导,这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学习动机,一种意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但是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这是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一、精心设计问题,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要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随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不断研究、探索,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飞跃。如,考查学生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如果问“同学们知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多少度经线吗?”不如改问“英国西部的都柏林,属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呢?”前者只是机械问答,后者却要求学生思考,西经7度虽然在西经度上,但却在西经二十度以东,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查阅地图,既掌握了知识,也加深了印象。

二、用诗教,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诗歌和谐押韵,节奏明快,饱含激情,语言精练,一字一句都有显著的色彩,使课堂内容生机盎然,使学生身心愉悦。用诗歌教育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时引用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进行朗诵,富有意境,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如,在讲巴山夜雨时,引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讲山地自然带垂直地带性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西北内陆生态脆弱引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讲泰山时,引用“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把泰山高大雄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原本不熟悉,又没有地图可看的景观,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应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这些知识的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使死知识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提升。比如,在讲气候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同学们经常在电视上看见英国人一年四季西装革履,而我国北京在冬天的时候都要穿着笨重的羽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两地的气候不同,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一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英国伦敦的纬度比我国北京高,而他们那里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显示要比北京高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可以一边读图,一边分析气候的成因,很快发现: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虽然两城市都是温带气候,但是西欧濒临大西洋,大西洋洋面上有一股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从此流过,一直流向高纬进入北冰洋,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因此对于伦敦来说,冬季风影响小了,海洋风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四、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多数老师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凡是与师生关系相处融洽的老师,都很容易博得学生喜欢,进而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技能、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以其自身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诱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融洽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的学生,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谈心,让学生充分地信任你、喜欢你,从而喜欢这门学科。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先决条件,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手,遵循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一篇:对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