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安克:拒绝成为《感动中国》人物

时间:2022-09-28 08:53:08

卢安克:拒绝成为《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是一项媒体公益评奖,不能给入选者带来实际利益,但这种道德层面和精神高度上的认可,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很少有人拒绝《感动中国》,但在2006年,偏偏有一位德国人,他拒绝成为《感动中国》人物。

他叫卢安克。简单地说,卢安克是个教育研究爱好者。从1997年来到中国,就选择在广西河池地区的大山深处从事教育工作。

媒体一般会说,这是一个支教者,但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卢安克不是老师,没有教师资格,甚至几次被当地政府驱逐、罚款。可是他仍然想各种办法留下来,他借用外国人身份,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文化事业办事处,用这个办事处的名义派自己到深山里去,这样就规避了当地对外国人的管理规定。

可以肯定地说,他是个纯粹的人,真实的人。他生活简朴,甚至到了拮据的程度。他从不强调自己对中国的感情,他热爱孩子,但绝对不是那种饱含深情让人流泪的热爱。他的热情在于教育,他希望用一种自己的方式,用最原始的人际接触的方式来探究教育的秘密。

他每周去一趟县城,到外地永远是硬座火车。平时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不恋爱。他没有钱,不收捐款,只向村民索取一点米作为教育的报酬。他不是隐居,也没有宗教背景,不想改变社会现实,他关注的只是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发生改变?每隔半年,他都往相关的教育部门寄一次他的研究成果,但没人理他。

到2006年,卢安克已经改变了一些乡村的生活。这个改变不是翻天覆地的,而是一种很难描述的细微变化。比如他让小学生参与为村里设计几条乡村道路并开始修建,师生共同完成一部纪录片的拍摄等等。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在一旁围观,慢慢地觉得有趣,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加入进来。但村子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卢安克也说:“我不是来扶贫的。如果只帮他们赚钱回来,村里得到的变化只是不用再那么辛苦地从早到晚干活,以前的生活任务没了,可能赋予生活意义的新的任务又没有。结果,他们的心里会越来越空虚和不健康。”

2006年底,有人推荐卢安克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2006年《感动中国》候选人的资料刚刚挂到网上,卢安克的反馈就回来了。他被自己突然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这件事吓坏了,给节目组写信,请推选委员千万别选他。他说,我很怕去感动别人,请你们别选我。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这个德国人非常客气地解释说,自己只是想进行一些研究,最需要的是安静地和孩子们相处,外来的荣誉或者物质太多,会改变孩子们的心态,也会改变他研究计划的环境。留在乡村做教育研究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他不愿接受采访,不愿大张旗鼓地宣传,担心这些会影响他平静的生活。

这是《感动中国》第一次被候选人拒绝。五年来,杨利伟、姚明、刘翔、成龙他们都曾站在这个舞台上,但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德国人却拒绝了《感动中国》。

这件事没有扩散。但卢安克这种坚决抗拒得奖,远离荣誉甘守平淡的行为,却令节目组多少有些震撼。卢安克不希望别人去观察他、研究他、报道他,但《感动中国》节目组还是持续关注这个德国人后来在中国的作为。

2007年4月,卢安克接受中国邀请,成为广西共青团的志愿者,继续在山区教书,他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上自然(科学)、美术和音乐。

2008年,他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和学生合作拍摄了电视剧《和平剑》。拍摄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持续了几乎一年。

2009年,卢安克跟河池电视台合作,把课堂资料做成电视节目《留守娃》;为圆善合作社打工,翻译书籍和设计网页;第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采访。他说,这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责任。

2010年,卢安克参与电视栏目《快乐人小剧场》,帮助他们拍摄剪辑关于教育活动的纪录片。

2011年,他开始尝试和学生们一同创作歌曲。并开始研究留守儿童与乡村支教志愿者的关系。

显然,卢安克在发生一些改变,但是没有人能说清是哪一种改变。2009年,卢安克在接受《面对面》柴静采访时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那么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那么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这位德国人在价值观方面,到底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上一篇:添加违禁品的丰胸产品 下一篇:俞湖:40年的苦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