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的生物课堂,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9-28 06:56:49

构建开放的生物课堂,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课堂教学做到:一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现实与理想却往往形成反差:“在中国的课堂,只见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杆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教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的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总的特点是“封闭式”,即教学观点封闭、教学时间封闭、教学空间封闭、教学内容封闭、教学形式封闭、教学过程封闭、教学评价封闭。因此,现在的生物课堂教学需要放开,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解放思想,获取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无疑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有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有较为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要有一定的特长和爱好。要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拓展视野,向他人学习,向其他学科学习,向国外学习,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等均可作为借鉴,以求从中得到启发,获取有益的养料,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从众、不照搬,为我所用、用有所创、创有所得。

二、学以致用,预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方案

1.开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开放式教学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萌发出创新意识――想创新,乐创新。

2.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开放,是指教师要创新地处理教材,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使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究和发展中,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3.开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有教学时空的开放,有思维方式的开放,有评价形式的开放。这些方面的开放交织在一起,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多维开放的格局,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学由封闭、单一、机械走向了开放、灵活、多维。

4.开放的课堂小结

生物课堂教学的开放需要教师拥有组织教材、创造教材、驾驭教学内容,驾驭课堂活动的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掌握课前预设的教学策略,课中及时捕捉信息、灵活进行教学小结的策略。

5.开放的作业设计

生物来自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课堂教学不过是铸就了利器,生活才是最好的试 石。课堂向课后开放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会降下来,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教师可通过设计开放性作业,启发引导学生并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探究思辨,构建立体的生物课堂教学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它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站在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思维的层面上,以“大智若愚”的形象,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学习困惑;然后组织学生操作实践、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再以合作者的身份适时点拨、理性解惑,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逐渐形成自己的生物知识。显然,教师在课堂中要当好三位一体(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必须把课堂教学的主体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顶大梁、唱主角。正如波利维亚所指出的那样:“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学生的认知能力,应树立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巧妙运用课堂空间的开放技巧,让学生在广阔的课堂时空中愉悦地创新。

生物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相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而言的。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刻意减少“权威性”的指令成分,从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出发,抛弃抑制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善于放手,机智应变,巧妙引导,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自觉能动地提出问题,多途径(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地解决问题,科学求实(类比、分析、归纳、引申)地总结规律,愉悦生动地提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个性和求异、求新、求奇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探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