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28 06:53:00

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网络计划技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本文就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中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并对该技术应用中的优势加以说明,通过目前应用情况找出宏观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对如何在施工管理中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展开讨论。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横道图

1.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它是运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把整个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去加以处理,将项目的各项任务的各个阶段和先后顺序通过网络形式对整个系统统筹规划,并区分轻重缓急进行合理的安排,有效地加以利用,达到以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整个系统的预期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网络计划技术的核心是它提供了一种描述计划任务中各项活动相互间逻辑关系的图解模型——网络图。利用这种图解模型和有关的计算方法,可以看清计划任务的全局,分析其规律,以便抓住关键,并用科学的方法调整计划安排,找出最好的计划方案。采用这种计划,不仅在计划制定期间可求得工期、成本、资源的优化,而且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调整,保证了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

2.网络计划法应用于工程项目的优势及必要性

2.1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

(1)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计划图和计算可以找出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这种线路上的工作,花费时间长,消耗资源多,所以我们可以把整个工程项目有效地组织起来 ,明确地反映出整个项目的结构、相互关系 ,使组织者能够统筹兼顾、抓住关键, 确保计划实现,避免造成浪费。

(2)与关键线路相呼应,利用网络计划可计算出除关键工作外其他工作的机动时间。对于每项工作的机动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工作中利用这些机动时间,优化资源强度,支持关键工作,调整工作进程,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3)使用网络计划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有很大帮助。虽然一般认为网络计划是进度控制的手段 ,但从影响施工现场质量因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采用网络计划技术 ,将有助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2.2 网络计划法应用的必要性

2.2.1促进工期目标的实现

通过网络计划法,可建立一种机制定期收集各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信息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可及时发现各标段施工进度是否正常 ,影响工期的项目和制约因素有哪些,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2.2.2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可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 ,便于管理人员做到有的放矢 ,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减少盲目性工作 ,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从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3.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状况及问题

3.1我国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我国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水平,尚处在中间状态,虽然我们在理论水平与应用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无几,但在应用管理上,特别是计划执行中的监督、控制及跟踪调整方面,较少落在实处,基本停留在编制上,主要影响为工程设计多变,材料供应跟不上,应用者素质不高。

3.2 网络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研究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无几,但在应用管理上比较落后,基本上停留在计划的编制与网络图绘制上。

3.2.1应用目的不明确

许多企业运用网络计划,或因招投标文件所要求,或为投标施工组织增加“技术含量”。所以如此绘制出的网络图不是错误连篇,就是华而不实,根本谈不上如何运用这一科学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管理。

3.2.2应用管理水平低

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或画出几张网络图上,对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网络计划在真正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对于实际进度滞后的项目通过改变某些后续工作的逻辑关系或缩短某些后续工作的持续时间 ,并制定相应保证措施来调整偏差。

3.2.3应用深度不够

在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中,只是确定各工作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没有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单元中各项工作之间的所有关系。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与控制。

4.网络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应用不理想、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施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制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工程设计变更太多、工期的确定受行政干扰多、工程进度付款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工程款拖欠、外部自然环境因素等。

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包括传统工作方式的阻碍、施工管理粗放、高素质人员缺乏。传统施工管理采用手工管理且很多工作都是靠经验来完成的,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比较大,进度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进度数据的整理、统计、加工、分析能力差等。

5.提高网络计划应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5.1合理确定工期,加强合同管理

要想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首要的问题是合理确定工期,合理的网络计划是建立在合理的工期之上的。工程要想很好的完成并取得较好效果,只能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干,不可越过任何一个工序而完成后续工序。加强合同管理,则是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环境保证。

5.2规范管理体制,提供良好环境

首先国家基本建设及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国家建筑管理体制、建筑行业的施工、监理、设计等管理体制要与市场经济完全接轨。其次,要规范企业行为,促其在提高竞争力上下功夫,而不要只为自身装点门面或一味追求提前工期而破坏计划,这样的结果只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此外,要提高建筑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切断不法企业或低素质企业进入建筑市场,从而能较好的保证该市场内企业的正常运行。

5.3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 加强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

提高项目经理素质,强化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效,也是加强网络计划应用管理的关键,尤其是项目经理,其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项目经理应负责并确保履行承包合同,降低目标成本,并达到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只有项目经理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立严格按网络进度计划拨付工程款的机制。工程款拨付与网络进度计划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进行施工管理的自觉性,同时也促使网络计划编制更可行。

5.4提高认识, 注重实效, 扎扎实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是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主体, 施工中全面实行网络计划管理是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网络计划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的多种信息, 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地组织生产。企业的领导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视, 逐步抛弃传统的凭直觉管理的方式, 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 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

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础之上的, 施工管理人员除了熟知网络计划方法之外, 还应了解各项工作的工艺及组织。因此, 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计划必须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杜训,陆惠民.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曹吉鸣,徐伟等.网络计划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