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门匾初探

时间:2022-09-28 06:40:06

摘 要:客家门匾,是指客家人在民居大门的门框上方的一块长方形条框,选用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用黑笔写在条框内的匾额,有的还在边框以图案加以修饰。客家门匾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已经发展演变为赣南乃至全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堪称客家文化的“名片”和“活化石”,对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赣南;客家;门匾;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60-02

江西赣南是客家先民最早的聚居地、集散地,有着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门匾就是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活动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客家人凸显门匾的行为,除了铭记宗族渊源和凸显族内底蕴,还在于教化后代和发扬先祖的高尚品德。同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客家门匾的内容也由单纯地弘扬宗族文化增加了更多的家庭个人色彩,也展现了对不同时代的适应性和不同内容的发展性。

一、客家门匾的历史渊源

汉族客家人凡华厦落成,屋主便会在大门上方留出一块长方形空格,用黑笔书写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屋主理念的一个词语,大多数人把它称为“门匾”,它是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每一块门匾往往都记载着一段历史,叙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理念,弘扬一种精神,并随着家族的繁衍而世代相传[1]。①

客家门匾历史悠久,是历史上南迁的中原人“落客”于赣南而流传过来的。“我们是从北方迁到广东,然后再从广东迁到吉安,最后跟兄弟分家一样,我们移居到了这里生根,其他的在别的地方发芽。”②跟着一起迁移过来的,还有客家门匾,并且一直流传到至今。

门匾源于汉魏时期的“阀阅”制度。门阀制度本来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却被“衣冠南渡”的客家人作为一种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带到了南方,以至于得以保留下来,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客家门匾。客家门匾在清中期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与当时赣南、闽西、粤东北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口流动是分不开的。多年动乱、灾害使得赣南原有的客家人口急剧减少,“人丁凋落,村里荒凉,岭内县分,似此盖绝少也”[2]。③此时闽西、粤东人口的膨胀,再加上政府颁布“迁海令”,大量沿海居民迁往内地,大量移民在赣南落籍,“(南赣二府)有田者非土著居民,力役者半寄籍之户”[2]。④大量新客挤占了原有客家人的有限土地和生存空间,使得原本贫困落后的客家人生活变得更加困难,新老客发生了激烈冲突,“客民挟官铲土,土众惑之,因是仇客分声,乘势助剿,杀掠客民,客民起而报复,遂相寻衅,焚掠屠戮而成械斗矣”。⑤为了争夺生存空间,门匾成为老客竞争的重要工具,原有的客家人书写门匾来展示自己族内的文化底蕴,从而证明自己在赣南生存的合理性,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随着土客的融合,宗族矛盾成为当地的主要矛盾,到了晚清,门匾成了宗族对抗的主要武器,是“各宗族历经土客冲突与融合,面对变动的社区政治经济格局,对原有民俗的‘发明’和‘创造’”[3]。

随着时代的变迁,姓氏的争斗早已从门匾文化中消失,而更多的是成了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门匾表现的是上犹客家人热爱民族、不忘祖训的优秀品质,延续着家族的文化精神。新出现的门匾(一般称为新式门匾)削弱了宗族色彩,加强了家庭个人情感,表达的是艰苦创业、憧憬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客家门匾的文化内涵

俗话说“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4],客家人与山有着不解之缘。客家基本住地处于万山环抱之中,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山地农耕的生存方式以及土客长期的斗争融合,决定了客家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客家门匾是在这种漫长的披荆斩棘的耕植和残酷的族群互动互溶中孕育形成、发展、壮大起来的,是客家先民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承袭独特的客家精神和文化。

第一,门匾彰显客家人尊祖敬宗的传统。客家门匾收藏着宗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版筑家风”中反映了“傅”姓的来源,“至德流芳”则是“吴”姓的堂号,“太原遗风”则反映了“王”姓的郡望。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人尊宗敬祖的传统逐渐淡化,但是客家门匾却使这一优良传统得以保存下来。

第二,门匾反映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风气。客家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农耕社会,由于被自然条件所束缚,客家人唯有通过科举取士来摆脱大山的限制。“藜光衍庆”是刘向在天禄阁校对经书,“夜读传芳”是欧阳修夜以继日读书,“夺席遗风”是东汉戴凭在解读经书中第一。这些门匾除了凸显先祖的丰功伟绩,更反映了客家人对教育和知识的重视。

三、客家门匾的传承保护

客家门匾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被誉为客家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它是在传承和继承中发展演变的,不断被赋予时代的色彩,在赣南客家先民颠沛流离中一直被保存下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群众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大量的古民居、旧建筑被拆毁,而千年传承的客家门匾没有被重建和移植,许多门匾因此消失。为使客家门匾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得以继续传承和弘扬,让门匾文化重现生机,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

(一)建立健全客家门匾文化保护传承机制

客家门匾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的传承保护离不开健全的保护机制体制。而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一要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二要增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人民的参与是主导。客家门匾根植于广阔的赣南客家农村中,是人民群众生活和智慧的结晶。扩大群众的参与,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就必须让人民认识到门匾的价值,了解门匾题词上面的含义,把它作为一种“传家宝”一直流传下去。

政府的重视是关键。政府应该增强对门匾重修重建的财政补贴,并且派遣门匾工作学者到农村帮助村民书写门匾,讲解各家门匾的历史渊源,提高人民新居重建、旧房重修门匾的热情。

(二)推动门匾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教育

客家门匾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产物,但门匾文化包含重要的孝文化和尊祖意识,具有巨大的教化功能。让门匾走进中小学课堂,除了传播尊宗敬祖的孝文化,也可以让客家门匾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再次保存下来。在现在素质教育备受重视的年代,门匾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应该在中小学生中加以推广,让青年学生有意识地去认识和传承门匾文化。

门匾是赣南客家独特的文化形式,在现代传媒艺术的推动下,可以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推广,以经济发展带动文化传承,以门匾特色促进农村建设,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使客家门匾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门匾文化才能一直保护下去。

四、结语

在2013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曾号召要让居民能够“记得住乡愁”[5],建设有历史、有人文的新型城镇,获得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眼睛一亮,印象深刻,更道出了众多人的期盼。”赣南门匾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原因自然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则显然是切合了人们对于“记得住乡愁”的需求。

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也被正式地写入文件,成为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客家门匾作为一种特征鲜明的传统文化载体,它的传承保护无疑是“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鲜活例子。客家门匾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能够把对祖宗的尊敬和对生活的期盼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们记住历史、记住光荣;更能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美德、实现教化。

一块块高悬于门楣之上的客家门匾是客家人思乡念祖的产物,更是将远亲近邻的乡人们的思想感情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它让从远方而来的客家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拥有了归属感,虽然是客家人,但不再有“客”的感觉。

参考文献:

[1]罗江浇.客家门匾习俗:客家文化的“活化石”[J].文化月刊,2011(11).

[2]王东.明代赣闵粤边的人口流动与社会重建――以赣南为中心的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院报,2007(2).

[3]黄志繁.土客冲突、商镇发展与民俗创造――江西上犹营前圩的个案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4]黄崇岳.客家围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2015-03-05].http:///2013/12/15/ARTI1387057117696375.shtml.

[6]李立,曲利明.客家――千年流徙的文化圣火[J].民族论坛,2006(11).

[7]赖文昌.客家门匾[J].山西老年,2011(12).

[8]薄圣亮,朱艳枝.门匾文化初探[J].文史月刊,2002(6).

[9]黄杰明.论客家精神与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①以上对客家门匾的描述,主要是根据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客家门匾走廊关于门匾精髓的记载。

②该说法来自采访对象胡元道,为上犹县东山镇南河村二组居民,70岁,中学文化水平。

③(明)《海瑞集》上编《兴国八议》。

④(清)雍正《江西通志》卷116《艺文》。

⑤(民国)王大鲁修,(民国)赖际熙纂.赤溪县志[M].民国九年刊本,卷八.赤溪开县纪事。

收稿日期:2015-05-20

基金项目:2012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0702027)

作者简介:魏日盛(1991-),男,江西上犹人,本科,从事文化研究。

上一篇:城市规划中理性思维的困境 下一篇:温泉度假酒店的文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