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影响

时间:2022-09-28 06:32:09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选择11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入院第1、10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对两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入院第10d两组SAS评分均下降(P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干预;影响

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一般会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之内听力下降至最低,同时伴有耳鸣、耳胀满感、眩晕等症状,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与患者本人的性格特征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2],并且听力下降后,与外界沟通差,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3例S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当天和入院第10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对两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13例SHL患者,其中男68例,女45例,年龄15~72岁,均符合2005年《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SHL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对症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等)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入院当天开始至入院10d予以动态个案心理状态分析,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一般由责任护士实施,必要时请责任组长一同分析、干预。

1.2.1心理状态分析

1.2.1.1焦虑、紧张 患者突然对外界声音感知能力下降或丧失,担心听力能否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常出现焦虑、紧张心理,对日后工作、学习、生活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悲观、失望等。

1.2.1.2敏感、多疑 由于听力障碍,与外界沟通不良,使患者

对外界的敏感性、疑虑性增强,看到他人交谈时总认为在议论自己,而且认为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怀疑治疗护理方法不当等;

1.2.1.3自卑心理 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有限,加之听力突然障碍,常规方式交流困难,导致在各方面过多的依赖他人,听从别人指挥,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烦躁易怒,自我封闭。

1.2.2综合性心理干预 根据不同患者出现的焦虑、紧张、敏感、多疑、自卑等心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1.2.2.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病室的环境是患者最直接的感觉,通过降低病室噪声、调节病室光线、温湿度、摆放鲜花、管理陪护等方法,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室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2.2.2肌肉放松训练,是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可以教患者有意地使某些肌肉群收缩,然后放松它们。可以从脚趾开始,也可以从离不适部位最远的部位开始,重复做收缩--放松动作,30min/次,1d数次。

1.2.2.3音乐治疗,优雅的音乐可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有助于消除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增强人的应激能力;音乐治疗的时间一般 30~90 min/次,2次/d,但避免使用耳机。

1.2.2.4语言沟通 主动讲解SHL相关知识,面对患者,表情自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使患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护士的唇形,便于理解语言内容。

1.2.2.5非语言沟通 患者焦虑时,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谈,微笑本身就是安慰剂;护士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举止,能使患者的情绪由恐惧、焦虑转变到平静、稳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交流时手势配合口形,可以提高患者的理解力,必要时书写交流;恰当地运用眼神,注意凝神静听,让患者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对于老年、少年患者,适当运用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增进感情交流;在患者敏感、多疑、烦躁、发怒时,护士保持沉默,等患者情绪稳定后再给予解释;注意通过患者体态信息了解其病情变化及生活需求。

1.2.2.6转移注意力 对于伴有耳鸣的患者,可以利用看书、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其过分关注耳鸣症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使其理解选择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一样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流。

1.3评价方法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ting Anxiety Scale,SAS)[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5]进行评分,入院第10d再次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SAS评分、SCL-90表中抑郁、焦虑、恐惧评分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入院当天),焦虑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通过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后(第10d),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较入院当天明显改善(P

2.2两组在住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观察组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单位、家属的配合后,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未出现恶化,并及时解决于萌芽状态。情绪稳定,增强了治疗的信心,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观察组入院第10d焦虑评分较心理干预前明显改善(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至今未明,主要的学说有病毒感染学说和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虽然不能确定焦虑可以引起发病,但发病前多数患者有过度劳累、精神焦虑、抑郁状态、情绪激动、受凉或感冒史[6]。有研究报道[7],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引起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导致血管舒-缩平衡紊乱,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引起内耳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可导致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从而造成耳聋。这就表明,焦虑情绪很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同时,疾病的发生带给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样会加重疾病的发展,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每位医务人员都应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治疗和护理患者,帮助其减轻焦虑心理。首先要评估患者焦虑的程度,其次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确实存在焦虑现象,还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和治疗。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外,更要注意SHL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供有效的减轻焦虑的方法:如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的环境,音乐治疗,芳香治疗,肌肉放松训练等。从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CL-90评分结果比较可以看出:综合性的心理干预对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理反应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梁丹,黎万.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 (4):595-597.

[2]崔顺姬.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33):85.

[3]陈小玉.耳鸣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 (8):1271.

[4]李焰,王极盛.焦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2):127-128.

[5]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

[6]朴松花,李春玉.焦虑的概念分析[J].吉林医学,2007,28(2):181-182.

[7]沈渔郡.精神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6-57.

上一篇: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收入确认中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一般借款辅助费用会计处理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