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非模版式思维构建方法研究

时间:2022-09-28 05:53:49

大学英语写作非模版式思维构建方法研究

摘要: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英语写作过分依赖写作模版,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难点问题。淡化写作过程过分模式化思维是其中的关键,以此为切入点,作者提出从教学方法、写作策略两方面构建非模板式写作思维,本文通过在这两个方面具体实施方法的浅析,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英语写作;非模板式思维;教学方法;写作策略

1. 引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杆,这其中,英语写作是大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环节[1]。近年来,从事英语教辅及英语考试书籍的编辑者特别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万能模板式英语写作方法,即根据不同英语考试写作要求类型,归纳出若干形式上的表述语言框架,学生只需依据框架填补所对应考试写作要求的内容,即可轻松完成整篇文章的撰写。例如国内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曾针对图画/图表式考研写作要求,提出了如下模版:From the picture (graph, chart, table, pie, bar), we know that (图标内容总概括)。On the one hand, the left/first picture tells us that (情况一,图一/表一内容)。On the other hand, (the right/second) picture informs us that (情况二,图二/表二内容)。It can easily be seen that (揭示图画/表寓意)……这种看上去即高效又能快速上手并掌握的英语写作技巧一经市场推广,便在学生中形成了大批推崇者,同时很多英语教师也在课堂上传授并推广这种写作技巧,可以说现阶段的大学生普遍应对考试都是采用这种模板式写作。尽管这种模板式写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应试能力,但却违背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所明确要求的激发学生写作思维,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水平方面始终处于“高分低能”的尴尬境地。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方面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视野狭窄,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引领学生在行文上下足功夫;二是学生方面由于应试教育压力所带来的浮躁,对待写作急于求成,缺少自己的观点与思路,写作水平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由此可见,尽快摒弃这种模板式写作思维,对于改进并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2]。

本文提出试在教学方法、写作策略两方面构建非模板式写作思维,以便从根源上行之有效的解决现阶段英语写作教与学过程中过分模式化这个短板问题,为大学英语写作教与学开辟一条新思路。

2.教学方法方面非模板式思维构建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若想从教学方法方面突破英语写作模式化教学,首要前提教师不能再以模版体系的一元思维去准备教学,而要以多元思维作为教学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写作题材进行认知、联想和运用,这样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其英语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非模板式多元化思维的构建所依托的理论是3A模式,所谓的3A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欣赏(appreciation)、联想(association)和应用(application)(陈静[3],2006),Sweet认为“实际上从学习语言到掌握语言并运用语言的前期心理基础恰恰是我们所不重视的联想规律,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就是形成联想的过程,当我们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建立词、句和思想、行动、事件的联想”(详见朱纯[4],1994)。过于模版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正是缺乏了这个过程,使得英语写作教学只局限于词汇、语法、组织结构的学习,并不注重题材的深度挖掘。我们所提倡的非模板式思维构建,通过引入3A模式概念,由授课教师首先根据写作要求采用问答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可运用投影仪或多媒体手段),激活学生头脑中与题材相关的思路与“材料库”。接下来由教师就题材划分不同切入视角,组织学生根据不同视角开展讨论,将已形成的雏形思路发散开来,组织与话题相关的内容要点,思考相关内容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文章要点大纲,达到培养学生理解话题能力、拓展写作思维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最后在限定时间内,组织学生运用掌握的词汇及语法完成整篇文章撰写,这一阶段教师需要针对共性问题跟学生一道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构思、谋篇布局到语言的运用等诸多环节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大胆去写,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写作内容,用心构思文章逻辑层次,突破框架思维限制,最终通过循序渐进,增强独立完成写作的动力。

3. 写作策略方面非模板式思维构建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阶段,因此,除上文所述在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宏观层面构建非模板式思维外,针对学生学习过程所涉及的写作策略方面同样需要构建非模板式思维。英语写作行文的框架体系是以语篇为单位,所以由语篇入手改进写作策略是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5]。由于传统英语写作教学过分依赖写作模版,在写作的单元环节也只是注重词汇、句子、语法的研究,忽视了特定语境条件下语篇知识的传授与运用,致使学生在写作策略方面只是简单的生拉硬套模版内容,出现了汉式英语、语意不完整、缺乏逻辑性、非平行结构等一系列语篇问题。笔者所提出的在写作策略方面构建非模板式思维所针对的正是这些问题,重点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源语结构、写作模式限制而产生的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思维框架。具体实施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文章谋篇布局、段落结构入手,学习在特定上下文中正确遣词造句,注意中西语言表述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表达方式,养成从英语文化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次,针对学生由于固化模版式思维所造成的句子不完整、缺乏逻辑性问题,通过对比英汉文体,归纳出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深化学生在写作策略方面注重英语多用的形合法(Hypotaxis),即加强在句法形式上使用正确的连接词语将分句衔接起来以及优化叙述顺序的训练。最后,针对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悬垂修饰语和指代不明造成的文章结构框架混乱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在不同情景语境下应用正确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对比分析不同题材应体现的结构框架、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特征,最终达到从非模板式写作策略层面提高写作技巧的目标。

4.结论

过分依赖写作模版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难点问题,本文针对怎样在教与学过程中突破这种模式思维框架的限制,提出从教学方法、写作策略两方面构建非模板式写作思维,通过具体实施方法的浅析,力求为大学英语写作教与学开辟一条新思路,并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推广,根据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非模板式写作思维体系,进而有效增进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艾萍. 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思[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0): 158~159.

[2] 吴锦. 英语写作教学新探[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 213~218.

[3] 陈静. 大学英语3A教学模式探索[J]. 外语教学, 2006 (5): 71~73.

[4] 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5] 王墨希. 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4): 59~64.

作者简介: 闫璐(1984.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语用学及语言教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