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来自生活

时间:2022-09-28 05:13:23

浅论数学来自生活

摘要: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家庭入手,从历史故事着眼,如何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探索,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来自生活 探索

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讲数学课时教师应和学生一同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从而得出数学规律。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课丰富多彩。如果数学课成了学生头痛的一门学科,其原因就是教师在上课时往往照本宣科、不深挖教材,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所以造成课堂气氛死板,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谈谈自己对数学来自生活的感悟。

1 感悟一: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出发

案例《变量之间的关系》:

师:小红同学你穿的新衣服似乎比你的身材大了一点,你知道你的妈妈为什么这样购买衣服?

学生:我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衣服稍大一点可以多穿一段时间。

师:同学们大都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逐渐的增高.也就是说,在你们身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你们的年龄发生变化时身高也随着发生变化。身高会从1.50m变化为1.55m、1.60m、1.65m……。同学们你们的身高会一直增高吗?

生:人的身高不会无限增高,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停止生长。

师:同学们可以看出:在你们身体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中,你们的年龄发生变化时身高也随着发生变化,这里的年龄、身高就叫变量。变量是对某一变化过程而言的,变量是成对出现的,变量是在某一范围内变化的。离开某一范围变量是不存在的。

反思:生活处处有数学,只有把数学体现在生活中才有活力和热情,才能把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变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照书上所给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从学生最熟悉的年龄与身高的关系展开学习,变陌生为熟悉,变死板为生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来,。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使他们能感觉到、触摸到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 感悟二 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入手

案例2:

《全等三角形》

师:小明不慎把自己家中的三角形镜子打碎为两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玻璃店去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镜子。

生:能。

师:只带第几块

生:只带第Ⅱ块

师:为啥?

生: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反思: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其原因就在于讲课与现实社会中一些问题紧密联系,这就为数学课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因此,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入手,关注他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让他们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这样,会使数学课折射出更大的魅力。

3 感悟三:从数学史着眼

案例3:《测量旗杆的高度》[1]

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到古埃及讲学,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埃及国王和泰勒斯一同参观胡夫金字塔。

泰勒斯问;“国王陛下,这座金字塔有多高?”。

“古书上没有记载,现在的工具又无法测量,不知道它有多高,阁下能否测量它的高度吗?”国王答。

泰勒斯立即回答:“请陛下给我找一条长绳,再利用阳光和我的身高就能得出这座金字塔的高度”。

同学们,你知道数学家泰勒斯是怎么用长绳、阳光、和他的身高测量胡夫金字塔的吗?此时同学们议论纷纷,情绪激昂。

反思: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中最头痛的一环,因为它本应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在教学上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仅仅就题讲题,只考虑到它的解题方法、步骤,所以导致本应是妙趣横生的应用题成了许多老师、学生心中的棘手题。在这节课中学生学习兴趣很浓,而且完全没有以往应用题教学的沉闷严肃,就是因为教师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们感到古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家庭入手,从历史故事着眼,是我对如何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几点感悟。当然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所处环境不一样,所选择的方法更是不尽相同,不论怎样,只要注意挖掘,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 张长卿著.《新课改数学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四个基本环节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析初中学生物理成绩偏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