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暴力风口浪尖

时间:2022-09-28 04:49:41

银行暴力风口浪尖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烟草业是中国位列第一的暴利行业,能与之叫板的只有酿酒业。所以,建国六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对烟草业和酿酒业课以重税。这两个行业赋税之重在中国所有的行业中,向来是鹤立鸡群的。于是,这两个行业对中国税收、中国财政的贡献率,在中国所有的行业中,同样是鹤立鸡群的。

2011年过后,我们才发现,情况有了变化。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率,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烟草业和酿酒业,而位列中国暴利行业之龙头地位。

银行暴利饱受质疑

也许是中国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财政紧缩政策,处于空前高位存款准备金率,反而造成了2011年成为中国银行业点钱点到手抽筋的一年。

从已经公布的2011年业绩预告的几家上市银行来看,他们的利润增长率都在40%到50%以上,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利润暴增。

截至2012年3月9日,已有8家上市银行公布业绩快报,其中,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深发展单体45%-50%(合并60%-70%)、浦发银行42%、光大银行41%、宁波银行40%、南京银行39%、兴业银行38%。

号称“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的中国石油,享有对中国命脉行业绝对垄断经营权的中国石油,最近四年,企业实际利润率分别为8.90%,7.46%,-7.38%,2.50%。四年的企业实际利润率也才2.6%。

看明白了吧。2011年中国石油企业实际利润率仅为2.50%。不足最差的商业银行利润率的零头。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利润接近于2010年全年的税后净利润,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2.1%,营业成本增加2085亿元,人均利润近40万元。按照这个状况,我估计,201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会超过1万亿元,那么人均利润会超过50万元。

相比之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但这些企业有8700多万人,人均利润不到4万元。除去个人所得税,人均净利润不过3万元,以此计算,银行员工人均产生的净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

2011年过后,银行业一跃成为是中国位列第一的暴利行业。银行暴利受到普遍的质疑,众多媒体轮番炒作,将银行业推向风口浪尖。

有人说,银行先是利用畸高的存贷利差,对实体经济进行掠夺,其次是用低于通胀率的畸低利率,使全体国民存入银行的财富不断缩水,让全体国民在银行的存款越存越少,进行双向掠夺,而使自己的三围尺寸急剧膨胀。还有人说,银行用多达3000多种的收费项目,对百姓实行雁过拔毛式的掠夺。

畸高的存贷利差

中国银行业畸高的存贷利差的形成历史渊源长久,这是因为建国六十多年以来,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中国银行业一直是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国家垄断经营势必低能而暴利。

中国老百姓的存款利率到2012年2月,一年期定期利率为3.50%。中国银行业一年期定期贷款利率为6.56%。存贷利差为3.06%。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存贷利差仅为1%上下。

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己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差存贷利差的300%。

那么,发达国家的平均差存贷利差太低了吗?不对。

1%的平均差存贷利差,己足以让发达国家的金融业成为贵族行业地位,否则便不会有长达己超过了半年的,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行动”。可中国的存贷利差居然高达3.15%。这就难怪国外的金融业对中国的金融业垂涎三尺了。

存贷款利差就是银行主要经营收入,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国家的16家上市银行,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其中五大国有银行为71.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90%以上。

也就是说,银行的营业收入当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由于这个利差是由国家制定的,国家给银行业如此丰厚的利差,银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就可以赚更多的钱,所以这是制度性暴富。

此外,中国银行业通过其他的一些业务,比如通过信托、理财来获利。虽然吸收的资金利率,高于银行的法定存贷款利率,但这不是一般贷款,而是把钱贷给那些特别需要资金的企业。而这样形成的利差,就比上面所说的法定利差还要大得多。2011年银行的这种非贷款业务增长得非常快,也促使其利润增长非常快。

钱在银行里越存越少?

钱在银行里越存越少?可能吗?但却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市民齐清2009年到银行去取钱,发现9年前存的100元只剩了60多元,“存钱应该是越存越多,为什么越存越少?”

齐清讲了存款缩水的经历:“我在1999年开通的账户,当时账户上存入10元。到2000年2月29日,我账户上的存款数额正好是100元,后来我就一直没有动这100元。”2009年8月2日,她销户时,存款明细打印出来却让她傻了眼:100元只剩下60多元,“存款难道越存越少?”

记者在齐清的存折上看到,从2006年3月21日起,银行每季度扣3元钱。到2009年8月2日止,共扣除14笔共42元。而整个存款期间只产生了6元多的利息,远远低于扣除的数额。

据了解,从2006年3月20日开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开始对日均存款余额不足500元(不含)的人民币普通活期存款账户以及活期一本通账户,每季度收取一次账户管理费,每次3元。

作为北京市的人大代表,齐清调查发现,小额存款“被管理”强行收费的情况不仅仅她遇到过。一些外地来京的农民工,刚开始存款的时候很多不到500元,一些低收入家庭的账户上也常常不到500元,“这些都是需要社会关心的人,他们这么信任银行,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却单方面扣除管理费,这合适吗?”

在深圳打工的黄先生也碰到类似事件。2005年他在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存了600元,2009年12月21日取钱时发现只有523.05元,这么多年了,不仅利息没捞着,没想到还贴钱进去。查询之下才知道,银行这几年一直在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

“银行有没有想过我们储户的利益?”黄先生说,他们收入不高,每个月1000多元工资,还要生活支出,因此放在银行的钱经常只有几百元,现在银行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标准设置偏高,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情况。

记者致电几家深圳地区的银行调查发现,银行最低存款标准并不统一,中行、农行、工行、建行等银行都要求不少于1000元。

针对银行“提高服务、节约成本”“促进个人理财,减少无效和低效账户”的说法,从技术上说,银行管理100元的账户和管理100万元的账户工作量是一样的,为什么没听说要清理存款100万元的账户呢?

“9年多来,这笔存款没动过,也就是说银行没有提供过任何服务和劳动,那为什么要扣客户的钱?”齐清说。

对于小额帐户收费,笔者简单算了一下,一笔100元的存款,开户时要交10元年费,银行每季度还要收取3元小额帐户管理费,一年下来,100元变成了78元,而一年的利息仅3元多。存款一年,净赔18元。如果再加上通胀因素而形成的负利率,每年100元损失的1.9元,存款一年,净赔20元。

银行利息不够手续费。管理费手续费一年为12%,而利率在扣除利息税后,才刚刚3%。这还是最最基础的收费,实际收费的项目比这多多了,这两年新出台的收费项目有二十多项。这笔钱若是在银行存上五年,按照中国银行业现行的收费额为110元,储户的存款不但一分不剩,储户反而倒欠银行的钱。

您知道银行收费有多少种吗?说来也许您不信。2011年,有3000多种,如果用100个字来简明扼要地说明一种收费的细则,能写成一部30万字的,砖头一样厚的书。您要弄清所有规定,得学上一年。

2003年,改制前,我国银行的服务收费项目仅有300多种,但发展至今,服务收费项目已超过3000种。整整增加了10倍!2011年7月12日,中国银监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举行会称,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226项免费,占比21%;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这是官方首度公布中国银行业服务收费项目总量。

银行暴利有违社会公正,如何避免实体经济沦为金融经济的打工一族,解决之道众说纷纭。有人提出要尽快提高居民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应该高于通货膨胀率,至少不低于通货膨胀率。这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是国家对老百姓财富的侵占。

也有人提出国家应尽快开征金融交易税。对银行业的暴利进行征税。以抑制银行业的暴利冲动。所以在银行业利润大幅增加的同时,也要课以重税,用之于民。

上一篇:扶贫是与非 下一篇:代工模式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