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变成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沃土

时间:2022-09-28 04:17:56

让课堂教学变成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沃土

摘 要: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让他们满足学习需要,获得情感体验、生活感情、人格完美、生命成长等,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情感、乐趣和智慧浸润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灵性,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沃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乐趣;智慧;发展学生

一、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让情感浸润课堂教学

1.潜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主动、积极、含蓄地通过各种途径把自己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让学生顿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传递中获得暗示或启示,从而升华学生的兴趣、盘活学生的思维,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

2.悉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主动参与性”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应该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上做文章,播撒真爱、尊重个性、唤醒意识、点燃信念、培养自信,使之充满激情地去学习、去探究。我们要立体地、全方位地钻研、理解、开发教材,将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展现给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激情感人,才能唤起学生心理上参与的动机,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指向,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境界。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课堂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向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悉心引领下悄然进入情趣盎然的学习佳境。同时,在学生的全程参与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实效为落脚点,为学生导航,防止学生成为一艘失控的航船漫无目标地行驶,耐心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鉴赏、学会取长补短、学会悦纳他人、学会与人沟通、学会承担责任,从而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勇于探究精神,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成长的人文关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乐趣浸润课堂教学

1.以鲜活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把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的程序结合起来,寻找最佳结合点,以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及对重点、难点的注意力。其次,把情感因素植入教学内容,以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使课堂教学“未成曲调先有情”,赋予知识以鲜活的魅力,以启迪学生的思想,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创新的积极性,使学习富有乐趣、富有生机、富有启发心智和张扬个性的和谐。再次,所选的知识点或训练点,应注重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使课堂教学充满亮色。此外,还要结合考试德育渗透、美育渗透、智力开发等因素,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协调发展、过程与方法兼容并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

2.以生活的源头活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驾文本之舟驶入生活,实现由文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化。自觉地将有效的生活信息和热点问题引进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学生只对文本知识学习的局限,从而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获得新感受、产生新追求,通过开展合作、探究性的体验,着力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完成人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从而启发学生的理想,提升学生的希望,坚定学生的意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又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与生发,使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感悟与思考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智慧浸润课堂教学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既要鼓励学生为解决“无知”而提问,也要鼓励学生为求得“新知”而提问。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急于过早地给予答复,要善于“把球踢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一起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以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对问题保持一种敏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2.加强方法学习和思维训练,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单纯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建构与反思结合起来,唤起学生质疑意识与批判理性的觉醒。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寻找学生“如何加强方法学习和思维训练”的研究,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质疑与批判精神”,以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首先,鼓励学生不迷信古人、名家、教师,敢于怀疑批判,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向权威挑战,以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其次,鼓励学生弘扬主体精神,主动、大胆质疑,在合作与交流中倾吐自己的独特见解,以督促学生把他人的智慧吸收过来。再次,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但是教师的引领行为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矫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偏差,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如此,课堂教学才能打破专断与封闭的状态,才能呈现出富有民主与开放的现代气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与学交融,蕴涵着真正人文色彩的科学精神、审美价值和创新神韵。

(作者单位 甘肃省泾川县党原乡中学)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