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伦 在自己的世界看风起云涌

时间:2022-09-28 04:07:32

杨伦 在自己的世界看风起云涌

生于60年代的人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好强、善斗,偶尔会心生退意,却又恋恋于江湖征战所带来的。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喜好文学。杨伦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走近杨伦会发现他身上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气息是完全中国式的儒雅、沉着、淡定。作为一个建筑师和设计师,杨伦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态度完全渗入作品中,但是一切都似浑然天成,不着一丝痕迹。他的作品同他的人一样,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时间越长,风景越美,魅力越持久。

提起杨伦,逸泉山庄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了解了逸泉山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了解了杨伦。走进逸泉山庄,就像走进了陶渊明的世界,这是一个真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地方,除了从树间掠过的风和小鸟的婉啭轻啼,都市里的一切喧嚣之音全被隔离在层层的绿树和青水之外。

建造梦想家园

逸泉的园林设计杨伦是主笔。这是属于杨伦的世界,是杨伦一心想建造的一个世界――安静、古朴、和谐。这里到处都是南方最普通最常见的树木和不知名的小花,红的红绿的绿,色彩纷呈,各自夺目地在阳光下浅吟低唱。这种平凡和普通是杨伦所推崇和倡导的,杨伦的性格里有着中国传统的内敛和低调,不喜欢张扬,对时下流行的各种异国风情园林设计,杨伦认为风情要和国情相吻,不然会水土不服。他所打造的逸泉是完全自然的,紧贴中国的传统,省去所有的浮华,剩下的只有平和。逸泉的住户受杨伦影响,也都种一些普通的花草树木,有的甚至在院里搭了一个草棚,什么装饰都略去,剩下的只是原始的纯朴。但是所有的设计却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几块褐色的石头,一丛白色的兰花倚石而立,自有一种桀骜的风骨在其中。

杨伦对逸泉到了近乎迷恋的地步,即使是凌晨一两点他也会驱车赶回逸泉。只有久住逸泉的人才能知道这里的晚上有多么静谧和完美。杨伦喜欢在夜色中独自走走看看,看到不满意之处,第二天即令人修改。有时这种要求是近乎苛刻的,但这种苛刻正是杨伦性格的写照,他希望打造一个尽善尽美的逸泉,当然不允许任何细节上的纰漏。

逸泉山庄的高尔夫球场正在建设中,除了需要,种了一排不落叶的棕榈树外,其它全是普通树木和竹子,这是杨伦一贯的风格。杨伦说:“这些树是经得住岁月的考验的,就像一瓶好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

实干成就梦想

杨伦给自己的定位是职业经理人,他身上具备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质素。而所有这些优秀的质素都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和锤炼才得来的。拥有今天的成绩,杨伦为自己找了两个答案:一是不断地学习;二是扎实的技术基础。入行20多年,杨伦对每一段艰苦的工作经历都心存感激,他说:“越是艰苦越能磨练我的意志”。上个世纪80年代的江南新村,是广州第一个有环境绿化的小区,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曾经带队前往考察。当时杨伦是被派到现场边设计边施工,工作难度相当之大,可是江南新村的工程使杨伦的设计能力大大提高。到了90年代,他又参与了国家建设部试点小区名雅苑的园林设计。这些项目都获了奖,这种荣誉是对杨伦的肯定,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的一生,唯有这些荣誉才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管理者,杨伦深知学习的重要,他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战胜自己。除了工作所需的行政管理和工程管理,时政、哲学也是他喜欢和关注的。杨伦不是党员,可是他也讲“三个代表”,讲先进生产力,他读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并领会其中关于房地产的精神,从中解读出中国未来对房地产的宏观调节政策。

杨伦的思维非常有跳跃性,这也许和他设计师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有关。但是不管是讲起过去的经历还是言及现在的收获,杨伦始终对命运充满感激,生命中很多次看似低落的选择使他越来越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和压力,也使他学会用实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很多人眼里,杨伦已算是功成名就。但是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呢?在杨伦心里,成功的理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他已不在乎最终的结果,他看重的是其中的过程,或者说他喜欢的正是那种不断挑战自己又不断超越自己的感觉。

和谐世界

在杨伦的头脑里,有两个字至关重要,那就是“和谐”。这两个字贯穿了他整个设计理念和人生。也正因为这两个字,和杨伦聊天时,远兜远转最终还是会把话题落在逸泉山庄。

所谓和谐,就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生活。逸泉山庄正是杨伦构建的和谐家园。杨伦说:“与天与地与人交朋友,这样才能够构成和谐。和谐的社会不仅是指GDP有多少,更多含义上应该是指人类生活质量的好与坏。”

杨伦说他只征服自然而不改造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逸泉山庄一切都是和谐的。各种各样的树,无一名贵,但由于树种不同,虫害很少能侵袭它们,树多自然引来许多鸟类,它们在林间栖居,成了天然的护林员。在这里居住的人大多不喜欢过于雕饰的东西,他们常常和杨伦讨论怎样布置百多平米的后花园。逸泉山庄到处是清彻的小溪,溪中有鱼,溪上有木桥,自然得好似原本就在那里。有的人家种了茶花在园里,到了花季满满一树花伸出篱笆外,红红地笑着,任是谁从这里经过都会满心欢喜。

逸泉山庄的围墙很有特色,简简单单一排水泥柱,有不知名的野花缠上缠下,有人说这种围墙与逸泉山庄的别墅身份太不相符,也有人说杨伦居然穷到连围墙都建不起。杨伦对这些一概不理,他希望逸泉的一切都可以返璞归真,保持最原始的状态,这其中也包括人的心态。

杨伦说他有“逸泉情结”,在逸泉住久了,连人也会变得身体更健康、心态更平和。外面世界的风生水起与杨伦没有太多关碍,他的世界里只有逸泉山庄。杨伦所要的和谐也不过如此,天人和一、五行协调,听得见天籁、看得见青山、闻得见花香,可以清清醒醒地看自己,清清醒醒地看别人。这大概也是所有生于60年代人的共同心愿。

上一篇:那一晚的星空 下一篇:谋财策略――财富管理一席谈